长乐区
疫情防控中的“智库”团队
来源:中国疾控中心 2021-03-03 11:22 浏览量:

 SARS、H5N1、H1N1、H7N9,

汶川、玉树、雅安、鲁甸地震,

西非埃博拉、舟曲泥石流、浙江利奇马、广州登革热,

……

历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他、她和他们都是当仁不让的“尖兵”,应急处置的“阵地”上也一定会看到他们战斗的身影。他们常说“数据会说话”,在和每一个数据的“较真儿”中,在每一次流行病学专项调查中,对每一回数据会商分析中,他们不断揭示冰冷枯燥的数字背后的潜在信息,持续提供最专业的研判建议和应对良策,让疫情防控工作不再“雾里开花”。在他们的世界里始终没有“逆行”二字,他们认为自己只是顺行者,只是顺应疾控人始终如一的初心使命,只是顺应疾控人扛在肩上的责任担当,只是在做他们认为疾控人应该做、也必须做的事,只是想尽己所能守护着更多人的平安和健康,他们就是疫情分析组的专家成员们。

2020年初的武汉,这样的他们因为新冠肺炎疫情应对,再次集结出发。1月2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前线指挥部防控组在武汉成立疫情分析组——也曾被称为“国家省市防控新冠联合专家组”,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牵头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湖北省和武汉市疾控机构,涵盖传染病防控、流行病学、卫生应急、公共卫生、卫生信息学等多领域的精英组成。这支高智也高质的“硬核”联合团队具有丰富的应急处置经验、独特的数据分析视角和全面的分析判断能力,成为疫情防控科学决策的“思想库”和“智囊团”,更是拥有“四力”的“战斗队”。

他们是有“笔力”的分析员。组建之初,他们便开始了“作息跟随疫情变”的大宗旨。每天零点,随着相关数据和信息的陆续汇集,便是该组王亚丽研究员的工作开始时间,她多是收集、汇总数据到凌晨2点多后睡一会,但无论多疲倦多困乏都4:30准时起床,全神贯注地分析当日疫情信息,撰写分析报告,只为每天早上7:30将当日早报准时上报指挥部,截至发稿日已撰写疫情防控早报39份,无一日迟到或缺席。除此疫情分析组专家们还先后撰写了专项处置工作的专题报告63份,社区和医院等多地区调查报告18份,重点场所防控指南5份,进行了近千次数据分析、绘制了上百张态势图表,码字量超过10万,为高效推进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数据基础和技术支撑,让各类防控措施有的放矢、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深夜对新冠确诊病例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

 

他们是有“脚力”的侦查员。他们每天24小时不间断监测,一旦接到疫情报告,就完全忽略时间地即刻开展工作,“连轴转”是常态,只为有效防控争取先机。在武汉一线的一个多月里,他们为深入把脉武汉市区疾控中心和辖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防控工作落实情况,几乎走遍了武汉市的重要街区,走访了大部分基层卫生机构,“百步亭”、“女子监狱”等民众耳熟能详的“地标”,都是他们的“工作阵地”。

他们曾兵分六组到湖北省多家医院对每日发热门诊的就诊数、检测数等数据进行实地调研和信息收集,用真实数据、准确信息和缜密分析证实了无症状感染者的存在。当获悉武汉某监狱出现疫情后,他们当即赶赴现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了解事实、梳理线索、深度分析,对该监狱聚集性疫情进行研判和风险评估,并结合实际提出了包括转运患者到指定方舱医院、转送后的空监室如何进行终末消毒等五项兼顾实操性和指导性的专属防控建议。

 

 

在武汉市某监狱开展现场疫情处置

 

他们是有“眼力”的观察员。他们有每日“会商”机制,会根据疫情动向和数据变化,对防控策略和疫情发展趋势进行分析研判,但往往这时候,一贯团结协作的他们却会吵到“面红耳赤”,为的只是各抒己见、广开言路,发挥集体智慧、凝聚集体力量,提出最准确、最有效、最具针对性的防控决策建议。就在公众对初期病例不多、后期急剧增加而迷茫焦虑时,疫情分析组正凭借着职业敏感性,从疾控人的专业视角,运用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找到问题症结,真实还原了疫情发生情况,为科学防控献言献策。众所周知,从《诊疗方案(第五版)》到《试行第六版》取消了湖北省内的“临床诊断病例”分类。围绕这一变化,疫情分析组迅速反应,针对调整后既往临床诊断病例的归口和密接管理等问题,组织临床和疾控专家从严格传染源隔离管理的专业角度进行了深度探究,并统一口径,结合湖北省实际,提出了《诊疗方案(第六版)》衔接落实的相关建议和《防控方案》修订意见,强化了对后续防控工作的预警和推动。

 

对疫情数据进行集体研判

 

他们是有“脑力”的研究员。随时关注疫情防控最新动态,及时进行科学研判,更新及修订防控策略是考验疫情分析组专家们的核心能力。为科学控制医务人员感染,他们与湖北省疾控中心专家一起严格按照流行病学和统计学调查方法,在报告病例数居前30位的医疗机构的确诊医务人员中抽取了131例病例,进行了长达8个多小时的不间断的深层次电话访谈。尽管访谈结束时已是深夜,尽管大家喉咙都伴随沙哑,但疫情分析组成员还是坚持连夜对访谈结果进行梳理和分析,只为最快速地提出解决医务人员感染和社区传播等问题的行之有效的防控建议。2月21日晚9:30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新闻1+1”栏目,著名主持人白岩松对话疫情分析组成员中国疾控中心向妮娟研究员。她当日下午才接到专访任务,全组成员立即响应,配合她一起围绕病毒的传染性、如何判定密切接触者、疫情数字何时归零等多个民众关心和热议的话题进行答疑解惑,让权威声音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期稳定人心。

 

 

向妮娟研究员做客央视“新闻1+1”栏目

 

疫情分析组组长罗会明主任医师曾说:“现场流行病学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基础武器,要从海量不一定完美的数据中凝练出有价值的信息,再运用有力有效的信息提出精准科学的决策建议,进而指导下一步防控行动,我们的团队始终精益求精。”一个月多来,他们运用笔力、脚力、眼力和脑力,却也透支着体力、消耗着精力、承受着压力、负荷着心力,但始终竭尽全力、不遗余力、尽心尽力地提供着重要的态势分析和建议措施,在疫情防控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智库”作用。

 

疫情分析组部分成员

 

面对疫情,每一位疾控人都不曾放慢脚步,他们勇于“亮剑”、勇敢向前,因为护佑民众的福祉安康,就是疾控人的使命担当!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