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FZ07105-0300-2023-00025 文号 长文旅〔2023〕1号
发布机构 福州市长乐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 生成日期 2023-01-03
标题 福州市长乐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2022年工作总结暨2023年工作思路 有效性 有效
内容概述 福州市长乐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2022年工作总结暨2023年工作思路
索 引 号 FZ07105-0300-2023-00025
文号 长文旅〔2023〕1号
发布机构 福州市长乐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
生成日期 2023-01-03
有效性 有效
标题 福州市长乐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2022年工作总结暨2023年工作思路
内容概述 福州市长乐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2022年工作总结暨2023年工作思路

福州市长乐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2022年工作总结暨2023年工作思路

发布时间:2023-01-03 11:09
| | | |

  今年以来,我局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工作部署,持续挖掘长乐特色文化资源,完善公共文体服务体系,坚持文旅融合,做大做强做优文旅经济,推广“常来长乐”文旅品牌,不断推动全区文体旅事业、产业协调快速发展。现将我局2022年工作总结暨2023年工作思路汇报如下:

  一、2022年工作情况汇报 

  (一)打造文艺精品,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1.不断挖掘本土文化,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编辑出版《长乐歌声》——“本土原创音乐作品”并举办福州语歌曲比赛,推出《长乐状元》本土闽剧剧目,目前已完成《代驾郊天》《吉庇巷》《梦得玲珑》《忠义双全》《千古骐名》等5集闽剧小戏,推动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组织、指导完成“牢记嘱托 侨家大愿”福州市长乐区2022年乡村文化振兴系列活动走进猴屿乡元旦惠民演出、2022年福州鱼丸美食节暨长乐“梅城弄笛”元旦文艺演出、为民办实事闽剧惠民演出、“我们的节日““百姓舞台”系列文艺活动60余场。

  2.持续开展社教活动,完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升建设2022年升级版(3.0版)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10家。积极落实延时开放服务,截止至11月,区文化馆入馆3300人次。区图书馆入馆200711人次,新增13个图书流通点,图书流通量327603册次。区博物馆参观75308人次。下属各文化场馆积极举办各类社教活动,截止9月,推出漆画、书画作品、摄影作品等6场主题展览,各文化场馆结合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我们的节日”、国际博物馆日、世界读书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重要节点开展丰富多彩的线上线下社教活动共49场,致力于把发扬优秀传统文化与公共文化活动相结合。

  (二)文化遗产保护稳步推进 

  1.积极做好文物保护工作。一是推进文保名录进一步升级。龙泉寺大殿遗址、罗零基点、和平街陈氏民居被市政府核定公布为第九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经省文物局初步筛选,我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圣寿宝塔的附属文物天妃灵应之记碑推荐列入《全国名碑名刻文物名录》预备名单。二是做好不可移动文物保护修缮及消防安全工作,上半年下拨245万元,对东关太平桥、东渡杨公祠大殿、下村凤尾桥等26处各级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修缮和周边环境整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圣寿宝塔防雷,九头马古民居防火、防盗等“三防”工程经省文物局审查予以立项,涉及金额共计610万元。强化文物本体安全工作,投入42万元为38处区级文物建筑购买安全保险,从前端降低各类事故风险。三是写好文物活化利用文章,投入180万,对修缮后的陈振龙故居进行展陈布展开辟成陈振龙纪念馆并于9月份对外开放;投入190多万元完成不可移动文物黄石古龙窑本体维护及周边环境整治后将其开辟成陶瓷制作研学基地。

  2.推动非遗工作高效开展。挖掘、评审并经区政府公布第四批区级非遗项目15项及代表性传承人13名;新增张三丰原式太极拳“夏威基地”为福州市第七批非遗项目传承示范基地;高楼米线被公布为福建省第七批非遗项目。开展非遗进社区、进校园、进景区活动,在和平街举办“文化进万家、非遗闹元宵”活动,组织非遗项目参加省厅举办的“福虎迎春”特别活动、海峡两岸民俗文化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福建主会场等各类文旅宣传活动9场。

  (三)做好文旅市场监管工作 

  1.做好文旅市场审批工作。办理设立、延续、变更、注销等业务25家(次),完成全国文化市场统计直报系统2021年统计年报共计57家。梳理更新98项行政审批事项,不断规范办事程序和业务流程,为群众和企业提供更高效便捷的服务。

  2.持续提高文旅执法水平。一是强化文化市场监管,结合 “两节”等重大节假日及 “静夜守护” 城市夜间噪声污染整治、打击整治文旅行业养老诈骗专项行动等工作,强化源头治理,共组织文旅执法人员1000余人次,检查各类文旅经营单位及演出场所350余家次,办理行政处罚案件15件。二是开展文旅行业扫黑除恶专项工作,今年以来,实地走访排查各类文化旅游经营单位144家次,摸排疏理处罚案件及投诉举报件。三是依托“扫黄打非”工作机制,组织开展出版物市场及网络文化环境监管工作等专项检查,共出动执法人员900余人次,检查出版物市场各类经营企业205家次,网络巡查51次。提升“护苗工作站”建设,组织开展护苗进校园及“绿书签”系列活动。

  (四)推进全民健身事业良好发展 

  1.普及全民健身运动。举办2022年长乐区第十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全年开展田径、游泳、篮球等30个全民健身项目。持续扩大“三溪夜赛龙舟”品牌影响力,组队参加福州传统龙舟邀请赛获得冠军;组队代表福州参加第十七届省运会龙舟比赛,获得4个第一名、2个第二名的历史最好成绩;承办第五届“吴清源杯”世界女子围棋赛暨“福建海峡银行杯”2022世界人工智能围棋大赛,协助举办第五届数字中国峰会——数字体育分论坛活动。打造长乐“全国武术之乡”特色体育活动品牌,持续推动“武术六进”活动,建设武术展示基地,承办第十四届海峡论坛·首届海峡两岸(福州)传统武术展演大会,举办“郑和杯”长乐区武术比赛。

  2.完善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实施2022年全民健身工程,投入298.4万元新建更新50条健身路径、新建1个智能健身驿站以及1个室外网球场;投入600万元建成南山、滨海新城2个智慧体育公园;投入250万元建成青少年校外体育活动中心游泳池;长乐区老年人体育活动中心完成主体结构封顶。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维护,经政府办下发《福州市长乐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运营和维护管理办法》,充分发挥社会体育指导员作用,指导当地群众正确使用健身器材,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

  3.提升竞技体育运动水平。强化后备体育人才培养,进一步加强区少体校建设,全年向上级体校输送优秀体育后备人才16人,组队参加省市比赛,获得福州市少儿篮球锦标赛男子组冠军,女子组亚军。推动社会力量办体育,举办公益体育辅导班,与优秀的体育社团、俱乐部建立多种形式的合作培养模式。

  (五)推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1.抓好文旅重点项目。闽江河口国家湿地公园于6月份升级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董奉草堂及南阳省委旧址两处晋升为2A级旅游景区,推进滨海创建省级旅游度假区工作,现已通过福州市初评。打造新览村为福州市乡村旅游精品示范村。力促文旅招商引资,落地“首钻欢乐世界”游轮商旅综合体项目,第一期投资10亿元;包装策划下沙海滨度假村、东洛岛等12个招商项目并编制招商手册;福州市闽江口文化旅游基础设施提升工程获批2022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申报,项目总投资额2亿多元。

  2.加大文旅宣传推介。举办长乐新春文化旅游月系列活动,开展“全闽乐购·万福迎新”促消费活动。《味道·福州长乐篇》两次在央视科教频道(CCTV-10)播出。举办2022“乐动长乐”全民音乐节,在全区景区景点推出街头巡演活动。建立新媒体宣传矩阵,制作具有本土特色的文创产品等,印制发放5000份宣传手册。

  3.完善服务配套体系。搭建旅游综合服务平台,整合升级“云游长乐”智慧旅游平台,从电商板块入手,开发智慧商城,实现长乐文创特产售卖,建设全市第一家官方文旅直播间,免费向长乐企业和民众开放。不断完善我区旅游道路交通引导系统,滨海旅游度假区开通机场直达专线和公交。修订《关于促进乡村民宿业健康发展的暂行办法》,促进民宿业高质量发展。

  (六)做好广电基础设施保障工作 

  协助办好第三届中国短视频大会,确保大会安全、有序、精彩。定期开展安播巡查工作,做好重大节庆、活动及党的二十大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月和重要保障期安全播出和网络安全工作,强化安全播出技术体系建设,重保期内严格执行零报告制度。在全区范围内开展调频广播秩序治理专项行动,进一步保障无线电安全。开展非法卫星电视接收设施专项整治工作,严厉打击违规行为并积极开展政策宣传工作。稳步推进“村村响”提升工程,加强全区有线广播“村村响”系统242个点维护维修管理和技术保障,确保“村村响”广播传得远、传得深。

  (七)抓好党建及精神文明创建工作 

  1.积极开展基层党建工作。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课理论学习,加强意识形态教育和反腐倡廉教育,把坚定“四个意识”作为重要导向,用党的正确理论武装全体党员。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从严开展组织生活会及民主评议活动,定期召开支部换届选举大会,今年4月,我局总支及一二支部成功换届选举。拓展实践主题党日活动,结合近邻党建,今年以来,我局组织党员干部参加龙泉寺劳作实践活动、“护河爱水、清洁家园”活动、“党徽护航 无疫小区”创建活动等,组织开展“喜迎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访南阳省委旧址、纪念抗战胜利77周年观影等党日活动。

  2.落实好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以推进“六提升·创典范”工作为抓手,持续提升基层文化服务水平,全面提升窗口环境,结合疫情防控工作需要,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推荐干部参加“红雁”党员志愿服务队,强化文明实践行动,组织局本级及下属单位申报市、区文明单位,加强对公共文体场馆及星级酒店、网吧等文旅经营单位文明建设落实情况的督查工作。 

  二、2023年工作思路 

  一是抓好文化服务质量和水平。继续打造长乐本土文艺精品,继续组织长乐大众闽剧团完成《长乐状元》系列闽剧小戏,讲好长乐故事,传播长乐声音。继续开展百姓舞台梦想秀、文化走亲擂台秀、“我们的节日”系列等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进一步发现文艺新人才。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以乡村文化振兴为抓手,同步推进区级文化场馆及乡镇文化站、村社区文化服务中心三级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二是推进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进一步强化文物保护意识,加强城市建设中文物保护工作,主动靠前,出具文物保护意见书。加大重点文物的保护修缮工作力度,落实资金,不断提高我区古建修缮保护水平。充分发挥文物资源优势,对已修缮的文物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利用,提供多样化的文化产品与服务。继续发掘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持续组织参加各类文旅宣传活动,进一步提升我区非遗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三是做好文化市场监管工作。继续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优化营商环境,简化审批流程,提升审批效率。加强文化综合执法队伍规范化建设,围绕重要节庆日及重大活动等特殊时期,加大联合执法力度,以严厉查处文旅市场违规经营、整顿娱乐演出行业秩序及打击各类非法有害出版物为重点,加大执法检查力度,持续开展暑期、国庆、中秋期间等重要节假日文化市场专项检查。将继续在我区范围内深入做好文体旅行业开展安全隐患集中排查整治行动、“扫黄打非”、扫黑除恶等专项工作。

  四是做大做强做优文旅经济。推进闽江口专债项目,完善梅花古镇、潭头文石村、二刘村重点区域文化旅游基础设施,提升闽江口片区文旅竞争力。推动“首钻欢乐世界”商旅综合体项目,打造洞江湖游轮业态,争取开启试营业。推动猴屿洞天岩景区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完成和平街创建3A级旅游景区,加强高A级旅游景区的项目储备。推动滨海旅游度假区创成省级旅游度假区。推进美丽乡村景区化,打造一批精品乡村旅游项目。抓住文旅行业风口,编写全区露营规划,推动新型文旅业态扎根发展。根据长乐独特文化打造新春文化旅游月、状元宴等节庆品牌为主的全年节事营销体系,集聚人气。打造旅游大数据中心,实现智慧旅游监管。

  五是推动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继续组织实施为民办实事2023年福州市长乐区全民健身工程;推进区老年人体育活动中心项目建设;推动新区体育中心经营权融资出让工作,盘活国有资产。组织实施长乐区第十一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并组队参加省市比赛;推动我区龙舟事业高质量发展;继续举办好“武术六进”活动,开展一系列武术展示活动及比赛,推进长乐武术文化陈列馆建设。加强经营性游泳场所和全民健身点的日常监管、巡查和安全检查工作。

  六是加强广电指导监督工作。加强对我区广播电视制作、播出、传输、覆盖等业务指导检查。持续推进全区有线广播“村村响”体系,推动农村广播提质增效。继续开展非法卫星电视接收设施整治工作。巩固拓展农村广播电视宣传阵地,加强基层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和效能建设。

  (此件主动公开)

  

 

 

                                                                       福州市长乐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 

                                                                           2023年1月3日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