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工作动态
营前街道:“片区带动、全域提升”绘就乡村振兴壮美画卷
来源:长乐区营前街道 2025-05-13 09:43 浏览量:

近年以来,营前街道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乡村振兴办的科学指导下,深入推进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战略,趁势发展,主动作为,不断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

一、特色产业升级,筑牢发展根基

营前街道立足本地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一是盘活闲置资产。长安村盘整了85亩土地建设“幸福田园”,成立村企“唐安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提供了80多个就业岗位,增加了村财收入;湖里村将闲置土地规整,引进“如院”小院,发展庭院经济,为当地村民提供就业机会,增加村民收入;二是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发挥中心村党委优势,探索“农业+旅游+研学”模式,引导湖里村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指导种植的龙眼园、农耕文化体验基地等内容打造长乐区第一家中小学生研学基地,与长安村白石桥幼儿园、黄石村古龙窑和茉莉花合作社社会实践基地联动,可提供两天一夜的研学课程,发展“亲子游”等项目,形成片区效应,增加集体收入;三是擦亮乡土特色名片。长安村开展树葡萄采摘摄影美食节、端午汉服文化节等特色活动,开发“长安村一日游”项目,抢抓“夜间经济”先机,成功推出白石小院“长安不夜城”,在吸引人流的同时也增加了村财收入。

二、基础设施与生态建设,提升乡村品质

基础设施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我街道坚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一是抓基础建设。协调保障洞江湖公园、大漳溪引水工程长乐段、营前港闸桥项目建成投用,不断完善农村基础配套;二是抓环境提升。扎实推进河湖治理、水生态环境整治等工作,深化落实“六清一改”行动,创新人居环境整治积分制,推进“五个美丽”建设;三是抓惠民举措。以营前社区长者食堂为核心,打造集群型省级示范长者食堂,建设居家养老生活圈,努力在长乐树立标杆示范点,争创全省一流。推广长安村医养中心模式的先进经验,建设宜老宜小生活设施,主动盘整优化教育、医疗等资源,让民生实事不断提升生活品质,让乡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三、乡风文明与乡村治理,凝聚发展合力

营前街道大力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树立乡村文明新风,挖掘传统地方文化,为乡村振兴铸魂。一是深化移风易俗。营前街道和长安村作为福州市移风易俗示范街道、示范村,十分重视移风易俗工作,倡导文明新风,引导群众改变传统红白事习俗,逐步树立了“婚葬从简、孝养礼葬”的新风尚 ,截至2024年全街共开展移风易俗婚丧活动276场,共节约资金约988.77万元。二是突出文化传承。加强历史风貌保护,近年来我街道对营前新街进行保护性修缮,对闽海关营前分关旧址、罗零基点这两处文物做好保护工作。推动历史文化传承,盘活大齐书院,打造廉政文化示范点;改造提升著名闽剧大师郑奕奏故居,设立闽剧文化交流中心及研学阵地,重现闽剧名伶风采和马头村风俗文化;规划修复福州地区现存最长的黄石古龙窑,发扬陶艺文化,在集聚乡村人气的同时,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三是丰富文化生活。营前街道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指导湖里村党支部联合朝阳社工党支部联合推动“共享家园营造项目”,有效整合村内闲置场地,开办各类老年人识字、手工制作、学习健身操等课程,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营造乡村文化互助意识,增强村民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培养村民的自治意识和能力推动乡风文明建设,提高村民的文化素养和精神风貌,形成合力推动乡村振兴。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