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深学争优,党建引领作用更加显著
(一)理论学习凝心铸魂。以主题教育为抓手,通过“支部组织+个人自学+学习分享”的形式,实现全街1100余名党员干部全覆盖;开展29期主题教育专题研讨、42场基层党委书记、党支部书记讲专题党课和5次实地参观学习。
(二)组织建设强筋壮骨。全面推进党支部“达标创星”,落实“一会一查”机制,通过定期例会、督查,着力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目前,我街13个村(社区)党组织,四星级以上先进党组织占64.3%,党建工作水平整体提升。
二、敢为争先,重点任务落实更加有力
(一)把敢为落实在招商引资上。坚持党建引领,围绕“项目为王”理念,党员干部拧成一股绳,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持续加大产业招商、精准招商力度,全力保障好营商环境,引进了欣锋工程管理、福建城建智控科技、中溢海峡实业等企业落地。积极培优育强以89新天地、三馆三中心为核心的商业圈,加快发展总部经济,吸引优质企业入驻运营,进一步集聚人气、增加活力。
(二)把敢为落实在重点产业上。以红色引擎助推项目建设,抽调党员骨干力量到一线,保障吴航不锈钢拉丝深加工项目、29MWp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竣工投产,推进福建泰铭固溶热处理加工、彩色不锈钢宽板氧化着色项目,主动对接提速山水澜庭、融创臻园等地产和首钻欢乐世界文旅项目建设,增强发展后劲。
(三)把敢为落实在项目攻坚上。抓好重点项目要素保障,提前做好前期规划调整、优化征迁工作方案、安置房选址等重要工作,加大土地收储力度,积极争取政策资金支持,营前片区棚改项目在42天内签约完成92%,全力推动项目建设提质提效。
三、实干争效,民生实事落地更有温度
(一)干出城乡品质提升实效。积极融入城市更新功能片区建设,推动城市更新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提速“三馆三中心”项目、长限生态补水泵站、营前马头片区棚户区征迁扫尾,谋划实施城中村改造提升项目,完善基础配套;推进“五个美丽”建设,打造9个美丽微景观、16个美丽乡村庭院、2个美丽乡村小公园,夯实长安树葡萄、湖里大头菜、黄石茉莉花、黄石麦芽糖等特色产业优势,深化乡村振兴营前样板。
(二)干出民生服务实效。扎实践行“三问于民”工作法,在全街党员中开展“我为营前发展建言献策”活动,聚焦群众所需所盼补足民生短板,在营前社区推动开办我区首家省级示范性长者食堂,推动黄石村污水管网建成投用,健全村级便民代办点,2023年全街共完成便民代办1110件,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
(三)干出基层治理实效。细化党建引领网格化管理,积极化解社会矛盾,街道调处中心共接访群众来信来访82件,共通过“乐和解”平台调解纠纷69起,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调解纠纷46起,成功率达100%。通过领导主动约访等形式成功化解李炳如、林象忠、林道钿、邹希栋4个历史信访积案。
四、下一步重点工作
(一)加快谋划推动营前片区城中村改造
用好“一线工作法”指挥棒,加强对街村党员的教育管理,探索建立党员评价考核机制,将党员管理与实行目标管理有机结合起来,高站位谋划,推动我街道主动融入三江口组团发展,对标三江口北岸发展规划,提升城市建设功能和品质,提前做好前期规划调整,优化征迁工作方案和拆迁安置方案,适时启动安置房选址建设工作,全力推进“城中村”项目改造,切实提升城乡发展质效。
(二)巩固扩大乡村发展振兴优势
依托中心村党委、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等模式,推动乡村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紧紧依托长安村省级示范村的品牌效应,重点提升湖里村乡村振兴精品村,带动全街村庄环境全面提档升级。扩大“文化游”品牌知名度,在长安不夜城商业圈基础上,挖掘利用好湖里农耕文化、马头闽剧文化、黄石茉莉花产业文化和陶瓷文化等特色文化资源,加深品牌形象,实现“产业+农业+旅游”的有机融合,力争我街道乡村振兴工作继续走在全区前列。
(三)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服务一老一小
积极打造营前社区省级示范性长者食堂,努力在长乐树立标杆示范点,争创全省一流。盘整优化教育、医疗等资源,争取长乐一中初中部营前校区选址尽快落地,谋划营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搬迁及配套建设,让群众就近共享优质资源。统筹做好环境保护、民生项目、安定稳定等各项中心工作,兜牢民生底线。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