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2年3月成立党支部以来,天朗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党支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思想引领,以“不论怎样,都要去爱”为宗旨,致力于提供村居治理、儿童福利及社会工作相关服务,开展扶助弱势群体和其他社会公益活动,通过“134X”党建工作法,以党建引领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有力推动社会工作在乡村发展与社会服务中发挥更加专业有效的作用,加强凝聚力,促进基层建设与发展,助力社会营造幸福和谐的氛围。
一、突出1个领导核心,以党建引领社会工作专业服务。
天朗社工党支部始终坚持发挥党建引领的作用,以党 支部为核心力量,引领机构制度规范,推动组织专业发展, 联合各方力量,有机整合多方资源,发挥组织在社会服务中 的作用。机构依托服务站点,携手村居两委干部及各方社会力量,链接域内外资源,把握实际需求精准化施策,推动乡村建设与发展,最终打造出可借鉴、可推广的服务模式。
二、搭建3类服务平台,发挥支部纽带作用深化基层治理。
1.党社联动平台——党建引领,五社联动
天朗社工将社工理念、社工服务引入到党建工作中,搭建起党建引领、村居牵头、社工专业指导、慈善力量支持、村居组织支撑、志愿者协同的五社联动平台,充分发挥党建领航作用,依托党组织的号召力和党员先进性,整合多方力量,带动多元参与,让五社联动机制在党建引领下,发挥实质作用。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由党员社工带头,将社工“助人自助”与“生命影响生命”的理念与党员服务融合,设计党员志愿服务方案、打造互动和协同机制,让党员进村与村居志愿者合作,开展党社联动的多元化村居服务;二是开展帮扶计划,通过社工走访村内的困难家庭,了解、收集辖区内低保低收入家庭、残障人士等困难群体的需求,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带动社会热心人士、社会组织合力联动,将党员志愿服务活动与困境人群及友好邻里营造服务活动相结合,为困难群众提供有温度、有情怀的专业服务。
2022年,中共福州市长乐区天朗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支部在党章指引和中央精神指导下,结合组织专业特色,充分发挥党支部堡垒作用,不断提升员工政治素养和思想水平,扎实开展党建和思政教育工作,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支部党员踏实服务,促进和谐,在推动社区治理、助力乡村振兴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一、充分发挥党员先锋带头作用,抗击疫情
上半年3、4月份及下半年10月底以来,福州疫情反复来袭,中共长乐区天朗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支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带头作用,奔赴抗疫一线,协助各项目点村委会、居委会开展疫情防控相关工作,同时充分发挥社工专业职能,为所在村居、社区的居民提供心理咨询、情绪疏导等工作,为居民身心健康保驾护航。党支部书记曾文婷,反复奔波于社工服务的三个辖区,以社工专业的敏锐度,顾村民所需,采取有效行动,解决当下问题。
二、喜迎二十大,共建共享创辉煌
2022年6月30日,在建党节即将到来的前夕,在漳港街道办事处牵头下,中共福州市长乐区天朗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支部与漳港街道周边总计十一家单位,正式签署党建联盟共建协议书。
活动中,在漳港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牵头下,天朗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党支部同百户村党总支部、门楼村党总支部、新厝村党支部、漳港学区党总支部、漳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党支部、、福州市长乐区图书馆等十一家单位形成共建意愿,共同签署了《党建联盟共建协议书》,以百户村乐菜园为基点的党建联盟正式形成,将各联盟成员单位资源进行整合,与需求形成有效对接,切实让“领地”成“阵地”、“路人”成“家人”、“独奏”变“合唱”,把党的建设责任传导到“神经末梢”、任务落实到各个“细胞”。
三、党建引领“趣味生活·趣享成长”儿童生活技能大比拼
6月,教育部正式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将劳动从原来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完全独立出来,发布了《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从今年秋季学期开始,劳动课将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
结合政策背景和项目背景,8月26日,天朗支部在百户村礼堂举办了一场党建引领“趣味生活·趣享成长”儿童生活技能大比拼活动,现场孩子们共参共享,竞技中有互助,互助中有成长。生活技能培育,并不只是让孩子们能够参与家务劳动,提升劳动能力,更重要的是,培育孩子们的生活独立意识。本次活动总计参与儿童50人。
四、党建+社工,让服务更有深度
今年度,天朗支部结合项目服务,打造党建阵地,将红色元素充分融入社工服务站点,以“党建+社工服务”的模式,让社区服务更有深度,更有质量。天朗支部百户村服务站点,在儿童之家红色空间打造的同时,总结梳理往年项目服务经验,打造儿童之家周末厨房工作坊及悦读乐学工作坊两个子品牌项目。结合各大节日,开展社区活动,进一步扩大社工服务影响力,宣传红色文化。充分发挥社工专业优势,为有特殊需求的儿童、家庭开展个案服务等。
2022年,天朗支部百户村社工服务站点,总计服务11061人,服务44669人次。
2.公共议事平台——多元参与,一事一议
天朗社工在参与乡村治理的过程中,以党社合作为基础,通过与村委会、社会组织建立良性互动关系,进行多元主体协同合作。以党员社工与党员志愿者为代表,带动社工、村居干部、 村民等多元主体的参与,搭设多元公话的公共议事平台,在村居内推动村民开展议事会,分享村居近况和变化,通过协调互动、协同行动等方式对涉及村居共同利益的公共事务进行有效管理,发挥村居干部和村民之间的桥梁作用,为村居建设与服务建言献策,以此提升村民参与村居事务的积极性和村民自治的能力。
以“绿地”为阵地,开展人群服务
百户村乐菜园志愿服务队是一支由社工组织,村居内老党员牵头召集村民共同组建起来的,围绕社区内高龄、孤寡老人、残疾人以及其他特殊困难人群开展服务的社区服务组织。组织自成立以来,在百户村内已有三年服务历程。组织内老党员发挥先锋带头作用,保持党的优良作风,为推动村居治理起到重要作用,其余组织成员深受影响,积极投入到菜地日常运营管理及组织服务当中。自组织成立并开展服务以来,影响不断扩大和深化,也深受村居居民称赞。
从2020年9月至2023年6月,志愿服务队伍服务总时长达2312.5小时,服务3740户次,服务对象辐射到兜底人群、特殊困难家庭、独居、高龄老人等共50户左右村民。
3.支持互助平台——资源整合,村民互助
天朗社工动员和整合社会资源,从政府购买社工服务到乡贤企业家购买服务,联合村居领袖、村居组织、村居政府,打造村居支持网络,组建村居志愿服务队伍,为有需要的人群提供精准服务,并在“助人自助”的理念下,搭建村居支持互助平台,培育社会组织和提高村民的社会参与,实现村民互助效应,让服务更加本土化持续化。以特色服务发展为核心,拓展多元资源渠道和建立有效的资源网络,例如邀请福州市区社会组织及高校老师、专业人士等开展儿童五防安全课程、妇女健康讲座、老年人健康服务等,为实现多元化服务的资源奠定基础。通过支持互助平台,让乡村服务可持续化,并将现有资源及潜在资源系统管理化,有效地进行整合利用,形成一个以服务发展为导向的资源支持机制。
三、针对4类服务群体,精准实施多层次关爱兜底服务。
天朗社工党支部以“儿童”“妇女”“老人”三个留守群体及困境人群为4类服务对象,提供多层次的直接服务,解决农村村居弱势人群的问题。
1.留守儿童
为儿童建立儿童之家、暑期夏令营等服务平台,以儿童课身心健康成长陪伴主线,天朗社工以“一人以档案,一人一方案”为服务理念,为儿童提供针对性强的个体化、精细化陪伴,发现儿童的特点与潜在问题,通过以多个主题相结合、多种服务模式相融合、多种活动类型相辅助的服务设计,链接社会专业资源提供课程与活动支持,开设了五防安全教育课程、情绪管理小组、周末厨房工作坊、手工工作坊等专题课程服务,让儿童们在寓教于乐、寓学于趣的氛围中,收获知识与身心灵的进步,陪伴儿童成长。
通过今年儿童服务,项目社工总结出儿童服务“112N”模式:通过打造儿童之家1个公共空间,利用好小组工作这一社工专业方法为手段,打造儿童之家周末厨房工作坊和悦读乐学工作坊2个子品牌项目,结合N项服务活动,促进儿童综合性成长。
根据学龄段儿童身心发展特点,该阶段最重要的是培养儿童勤奋感,也是社会习得性提升的一个重要阶段,通过打造一个朋辈交往的空间,以活动促进儿童沟通交往能力提升,以小组促团队融合,提升活动参与儿童团队意识以及团队协作能力。为儿童搭建一个良好的成果展示平台,促进儿童自信心成长,并以过活动内容促进家庭实践平台和社区实践平台打造,将活动的影响力波及到儿童家庭层面和社区层面。共计服务1182人次。
2.留守妇女
开展针对性的家庭陪伴计划,辅助妇女缓解家庭关系紧张、亲子沟通难等问题,开设甜心铺项目、培育并组建巾帼服务队伍等,鼓励妇女走出家门,参与村居活动,丰富妇女文化生活,提高精神生活质量。建立妇女朋辈支持小组,搭建妇女支持网络,鼓励妇女融入村居,提升妇女参与村居事务的意识,拓展社会支持网络,加强其村居归属感,丰富自身精神生活。
3.留守老人
鼓励老年人走出家门,参与村居活动,融入村居生活,组织村居老年人开展厝边百老汇等活动,提供老年人服务,为老人传递快乐,以减少孤独、抑郁等消极情绪,搭建老邻互助圈,丰富他们的日常生活,营造一个和谐的社会氛围。
4.困境人群
发动村居志愿者力量,对五保、低保、残疾以及其他困境人群开展探访慰问服务,并形成个案式管理,针对个体化的需求,提供针对性服务,协助解决些生活困难问题。通过乐菜园志愿服务团队每周的帮扶服务,总计开展常规送菜探访服务28次,累计探访974人次。
四、打造X个项目品牌,创新特色服务营造和谐邻里关系。
X是指因地制宜打造有特色的品牌子项目。天朗社工依 据乡村文化传统、村民构成特点、现实生活问题与需求,探索村居融合为目标、邻里友爱关系营造为内容的品牌村居服务。针对百户村乡村志愿者服务队伍还不够稳固、志愿者服务力量还比较零散、志愿者服务能力比较有限等问题, 打造乐菜园服务品牌特色项目,通过村民们都容易上手的农活, 以收成的蔬菜作为探访的“伴手礼”,推动村民志愿者们关怀照顾身边的困难群体、老人,实现志愿服务队伍的强化与稳固,并推动乡村服务可持续化发展,助力村居治理。
成效:通过 134X工作模式,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带动五社联动发挥实效,让联动服务有平台,让多元参与有着力点,让乡村治理与服务有力量。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