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最小单元的防疫责任,筑牢疫情防控坚固防线,漳港街道充分发挥党建引领的组织优势、基层优势和群众优势,积极打造无疫漳港特色亮点,进一步探索无疫小区+无疫厂区、无疫园区、无疫校区、无疫工区、无疫港区、无疫院区的1+6X无疫小区创建模式,在街道辖区内全面铺开创建无疫小区专项行动,织密筑牢疫情防控“最后一公里”防线。
一、筑牢企业“防火墙”,共建无疫厂区
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漳港街道景丰科技有限公司党支部闻令而动、迅速响应,立足企业实际工作情况,组织调配各部门工作力量,积极开展党建引领“无疫厂区”创建工作,持续抓好抓实疫情防控各项工作措施,全面筑牢防疫“铜墙铁壁”。
一是严密卡口管理,针对门卫处车流量大、外来人员多的现状,景丰科技有限公司党支部积极联动志愿服务队、保安队等力量,设置党员先锋岗,严格落实来访登记、核验三码、测量体温、佩戴口罩等工作,设立隔离区与医疗废物收集区,有效增强了疫情防控工作的针对性和精准性。同时,每天对员工开展健康监测,严格执行出入人员体温监测制度,全力筑牢公司厂区防疫安全网。
二是浓厚无疫氛围,通过街道工作群、生产群等线上渠道和宣传栏、横幅海报等线下宣传,第一时间对疫情最新知识进行宣传科普,形成疫情防控宣传全覆盖,提醒员工紧绷疫情防控防护弦,增强对疫情防控的信心,引导人员不信谣、不传谣,全面筑牢疫情防控的宣传防护网。 三是落实后勤保障,景丰科技有限公司党支部为抗疫一线干部、党员、群众提供充足充分的抗疫物资,始终关心关爱一线干部。在全员核酸检测工作中,景丰科技有限公司为核酸检测点工作人员提供了防护服、护目镜等防疫物资,提供必要的生活物资保障;在“无疫厂区”创建行动中,为驻守卡点的工作人员配置口罩、酒精、消毒液、水等物资保障,切实打造一面保护生命健康安全的“防火墙”。
二、织密物流“安全网”,共建无疫园区
翔福物流园作为福建最大电商物流综合体,入驻京东、邮政速递、阿里巴巴等100多家电商、贸易、物流、大数据企业,货车司机、工作人员等流动性大。根据翔福物流园的工作特性,漳港街道充分发挥党建引领的组织优势、基层优势和群众优势,漳港街道紧盯物流运输这一防控关键环节,联动百户村和翔福物流园压紧压实防控责任,全面筑牢“无疫园区”疫情防控安全网,共建“无疫园区”。 漳港街道持续打好疫情防控“人防+技防”组合拳,让疫情防控工作更严密、更高效、更精准。一方面,翔福物流园工作人员和百户村干部联动联建,着重加强对外来货运车司机的管控,实行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对外来货车司机进行核码、测温、登记,全程跟进货车从高速路口至物流园的路线引导,协调指导工作人员进行卸货,对货运柜进行重点消杀,实现无缝对接,织密疫情防控安全网。另一方面,以数字赋能强化防控“智慧网”,在翔福物流园卡口处设置全方位监控探头、进出口门禁设备,对进出人员快速进行三码联查,提高人员管控查码的工作效率,并设置“漳港疫情防控物流行业从业人员信息申报”小程序,扫码登记人员来源、行程、联系方式、核酸检测、疫苗接种等信息,真正做到人员情况追根溯源。同时,利用百户村智慧百户管理平台,在百户村卡口点设置AI人脸识别探头,链接智慧百户管理后台进行实时监测管理,动态管控辖区人员流动情况,推动智能平台以直观的数据、图表展现人员流动情况,帮助掌握动态、分析研判和决策调度,提高疫情防控精准度,对聚集人群第一时间进行疏散,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三、铆合抗疫“螺丝钉”,共建无疫工区
在疫情防控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漳港街道中发海悦天澜项目工地、中交二航局滨海快线项目的党员们活跃在每个岗位、每个工种,发挥“钉钉子”的作用,奋力守护工区“最后一米”的平安,无数“螺丝钉”铆合在一起,在做好防疫任务的同时,统筹抓好项目的建设进度,保证如期完成任务,为打造“无疫工地”提供力量支撑。
一是压实责任,齐心抗疫。针对工地实际情况和人员组成,工地制定切实可行的制度措施,“防疫物资清单”、“防疫消杀记录本”、“封闭管理花名册”、“一人一档”等资料台账,加强与园区网格员的联系,防疫任务清晰可见,防疫责任一目了然,将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人、每一个岗位。
二是封闭管理,加强消杀。在办公区、生活区、施工区实行封闭管理,设置一个出入卡口,安排工区党员志愿者轮流值守,堵塞防疫漏洞,同时每日定时安排消杀工作,储备满足14天的口罩、酒精、消毒液、防护服等,全面筑牢防疫安全屏障。
四、撑起家校“保护伞”,共建无疫校区
校园安全牵动千家万户,面对当前疫情变化的特殊形势,漳港中心幼儿园、漳港中心小学、漳港中学结合实际情况,坚持以党建引领,从严从紧做好校园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做到“信息早知道、联防早启动、管控早落实、处置早到位”,严防死守,步步“精心”,坚决防止疫情侵入校园,全力以赴打造“无疫校园”,守好家校防疫安全健康岗,让校园重新焕发出蓬勃生机与活力。
一是严把入园关口。落实全封闭式管理,严格师生员工常态化核酸抽检制度,入校人员必须扫码、测温、安保人员严格落实查看三码,做到站好校园第一岗,筑牢校园安全防线。
二是传播正面能量,通过微信公众号和班级钉钉群向全体师生及家长推送有关疫情防控及健康生活的资源,宣传引导全体学生及家长加强自我防护,主动配合防疫排查检测,传播家庭和谐、共同抗疫情的正能量。
三是护航安全复学,对校园内消防安全设施、户外设施设备、活动室、寝室、走廊、教室等主要场所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和清洁消杀,无微不至。对全体师生进行每天行踪史、接触史、身体状况进行排查登记,做好核酸检测采样登记工作,全面做好线上线下教学衔接。
五、严守海上“防控岗”,共建无疫港区
为积极响应“无疫小区”创建行动,漳港街道坚守海陆防控一线,党员干部奔赴前线,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严防外来输入,在海上构筑起战“疫”堡垒,共同创建无疫港区。 漳港街道充分发挥基层治理网格化管理优势,在三营澳、百户澳、路顶澳、漳光澳等海港边共设立5个“无疫港区”网格卡口,严格实行闭环管理,网点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驻守海港第一道防线,切实落实零输入、零感染、零扩散“三个零”的工作目标。同时,组建港区党员志愿者队伍对渔港工作人员和渔民进行全面摸排,将60岁以上未接种疫苗人员信息进行登记,鼓励宣传其前去接种疫苗,切断疫情传播途径,筑牢织密疫情防控安全屏障。
六、凝聚战疫“大合力”,共建无疫院区 漳港街道坚持以党建引领,广泛发动村(社区)党组织、小区物业、志愿者、相关职能部门等各方力量,组建起党员先锋岗,组织463名党员志愿者、189支志愿队伍共同参与无疫小区创建工作,汇聚共同战“疫”的强大合力,同时,漳港街道机关大院带头示范,靠前抗疫,着力打造干净、“无疫”、安全的办公环境,彰显出漳港街道党工委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工作人员、志愿者坚持24小时轮班值守制度,着力做好机关入口和外来人员健康管理,做到“三看”(行程码、健康码、核酸检测阴性码),坚决阻止疫情流入机关,切断疫情在机关单位内部传播途径。机关干部带头严格执行测温、戴口罩、健康监测等防控措施,党员干部重心下移,力量下沉,协助基层开展“无疫小区”创建,严格落实“八个有”和“五个一律”工作要求,带头带动居民群众参与创建,形成群防群治、联防联控工作格局,凝聚起战疫防疫强大合力,共同参与创建“无疫院区”,坚决守住“最后一道防线”。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