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乐区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2007年)
来源:长乐市人民政府 2007-01-12 16:50 浏览量:

文号(4

    

  2007112在长乐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代市长  林文芳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第十四届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大步跨越的三年

  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的监督和市政协的支持下,市政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致力发展,创新举措,挑海西建设重担,树省会窗口形象,圆满地完成市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据初步统计,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0亿元,比增13%;财政总收入17.07亿元,比增20.1%,其中地方财政收入9.48亿元,比增23.4%;工业总产值452亿元,比增23.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2亿元,比增20%

  市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的三年,是长乐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城乡面貌发生深刻变化、人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的三年。三年来,我们团结和依靠全市人民,攻坚克难推动新发展,人和业兴开创新局面,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三年来,经济发展持续位居全省“十强”()、“十佳”县()行列。先后荣获“中国纺织产业基地市”、“全国老龄工作先进市”、“省级卫生城市”、“省级平安城市”、“省双拥模范城”、“省级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先进市”、“省级园林绿化工作先进市”等称号。

  三年来,我们坚持第一要务,经济实力明显提高。2006年,地区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地方财政收入分别比2003年增长57.3%93.7%80.6%,年均分别增长16.3%24.7%21.8%。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13.2?63.8?23。乡镇经济实力增强,9个乡镇入选全省“百强”乡镇。园区经济进一步夯实提升,空港工业集中区初具雏形,滨海工业集中区2006年实现工业产值120亿元,成为首个产值超百亿元的福州市级工业园区。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14家,其中工业产值亿元以上企业65家、10亿元以上6家。支柱产业垒大做强,纺织业产值突破200亿元,基本形成集棉纺、化纤、织造、印染、服装为一体的纺织产业链条,金峰镇、松下镇分别荣获“中国经编名镇”、“中国花边名镇”称号;冶金业产值首次位居全省县级首位,初步形成冶炼、热轧、冷轧、制品成龙配套的发展格局,列入省冶金产业集群试点市。企业名牌创建和质量管理工作不断加强,红梅网具获评国家行业名牌产品,吴航不锈钢、聚泉食品等10项产品被评为省名牌产品,东龙经编、小黑子饮料被评为省著名商标,泰源纺织、恒益纺织等125家企业通过ISO9000系列国际标准管理体系认证。坚持不懈地推进新农村建设,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12家企业列入福州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重点基地。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得到发展,新组建和健全规范13家农产品专业协会。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三年累计投资8792万元,新增灌溉面积3800亩,造林更新28063 亩,省级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玉田土地整理工程竣工验收,灾毁耕地57.43公顷全部复耕。建成“六千”水利工程56项,完成外文武围垦工程建设和机场海堤除险加固,莲柄港水网整治初见成效,完成省级生态农业试点县()设任务。现代服务业稳步发展,商品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张,港口物流业开始破题,连锁经营、特许经营等新型业态持续发展。旅游业加快发展,三年间多渠道筹资1.1亿元,新扩改建旅游点及配套设施10多处,接待游客345万人次。

  三年来,我们坚持统筹发展,城乡面貌明显改观。新修编《长乐市城市总体规划》,完善专项规划和详细规划,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更具前瞻性、科学性和操作性。持续实施城市“东扩、西拓、南进、北引”战略,加快新区向南拓展,首占新区完成广场南路、会堂南路等主干道拆迁前期工作,城市建成区面积拓展到12.8平方公里,城区公交线路顺利开通。加快旧城改造建设,解放路一、二期改造工程顺利建成,金峰旧区一期改造工程基本竣工。全市累计完成房地产投资22.63亿元,建筑面积150万平方米,地下人防工程2.42万平方米,城区现有高层建筑94幢,形成51个居民生活小区。加强文化设施建设,三年累计投入2.35亿元,建成市博物馆、人民会堂、广电大楼、金源科技大厦、图书文献中心等公建项目。加强市政道路、公用事业和内河整治工程建设,累计投资1.4亿元,完成奎桥、市标、罗马环岛排洪涵洞、芝山溪改造等防洪排涝工程,建成西洋南路、郑和西路、龙景路、郑和三桥等主干路桥,新增道路面积20.4万平方米。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车里生活垃圾处理投入运营,城区污水处理厂基本建成。新扩建长限、漳港等1311万伏变电站和江田22万伏变电站,完成50.3公里的供水主干管网铺设工程,提前全面实现“村村通水泥路”目标。坚持强势严管,市容卫生与交通秩序有所好转。治理“青山挂白”,保护炎山水源,整治工业污染源,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居全省县级市前列。推进工业企业节能,金源纺织、山力化纤等5家企业被评为省节能先进企业,华意建材、原德建材等5家企业被列为省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全市每万元GDP能耗下降至2.8吨标煤。实施“绿色家园”工程,城区绿地面积达385公顷,城市绿化覆盖率达37.3%,人均绿地面积13.5平方米,位居福州市前列,人居环境更加优美。

  三年来,我们坚持改革开放,发展活力明显增强。认真开展农村税费改革工作,实现农民税费零负担。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顺利完成,林业产业化步伐加快,生态林管护和建设体制进一步加强。国有、集体企业改制工作继续推进,妥善安置分流国有企业职工671人,市供电公司股份制改革试点工作取得成功,古槐建筑公司等10家建安企业完成改制工作。民营经济迅速壮大,市场机制逐步完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向纵深推进,公务员登记顺利完成,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全面实施。财政体制改革继续推进,乡(街道)分税体制、会计集中核算、政府集中采购等制度不断完善,乡镇财政供养人员和教师工资收归财政统一发放。国有资产监管体制不断完善,产权管理、清产核资、改革改制等工作稳步推进。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有效发挥,城市公交、污水和垃圾处理等项目实现市场化运作,经营性国有土地使用权、国有资产、采矿权出让全面实行公开招标拍卖、挂牌交易。三年共成功出让土地1743.69公顷,成交总额 15.02亿元,高出底价5.43亿元;出让采矿权7宗,成交总额267万元;65个公建项目节约资金7164万元。对外经贸合作和交流更加密切,形成域内、域外和海外“三个长乐”互动的经济发展模式。借助开洋节、“9.8”投洽会、中(长乐)织服装博览会等招商平台,积极拓宽引资渠道,利用内外资质量稳步提高。设立福州检验检疫局长乐办事处,通关环境得到改善。三年累计签约内资项目215项,总投资160.4亿元;签约外资项目49项,实际利用外资2.3亿美元;出口总值(海关口径)4.3亿美元。

  三年来,我们坚持科教兴市,社会事业明显进步科技事业健康发展,出台《长乐市科学技术奖励暂行办法》,鼓励引进、推广、应用先进科技成果,三年共有60家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达成科技合作协议,154项专利获得授权;“西施舌(海蚌)中间培育技术研究”列入国家“863”项目和农业部综合开发项目,东龙针纺公司被列为全国技术创新示范基地和国家花边生产基地。“教育推进年”活动深入开展,实施“名校、名校长、名教师”工程,设立“教育发展基金”,完成新侨中搬迁,三年共撤并30所中小学校,改造中小学危房面积1.94万平方米,新扩建校舍面积3.87万平方米,顺利通过省“双高普九”工作验收。文化建设丰富多彩,成功举办“吉祥长乐”、“中国长乐郑和开洋节”等一系列文化活动,吴航书院开办全省首个“国学讲堂”;文化精品创作力度加大,创作大型诗歌舞乐《大爱暖千秋》,市闽剧二团荣获“全国服务农村服务基层先进民营演出团体”称号,向阳闽剧院成为全省首家民间闽剧院。文博工作水平提高,三峰寺塔、显应宫泥塑列为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建成院士馆、影视馆、文献馆、美术馆、文化馆、音乐馆、巾帼馆等一批展馆。体育活动蓬勃开展,成功举办市第六届运动会,梅花镇、金峰镇分别被评为“全国农村体育先进乡镇”和“全国群众体育先进乡镇”,南山公园被评为“全国优秀全民健身点”。市科技文体局荣获“全国文化工作先进集体”和“全国群众体育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强化地名管理工作,完成城区街、路、巷等标准地名标志设置工作。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完成首占、玉田、松下血防灭螺改造工程,推进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工作,城乡医疗卫生水平进一步提高。以“关爱女孩行动”为载体,充分发挥村()自治和计生协会作用,建立健全计生利益导向机制,持续保持了低生育水平,计生工作水平和人口素质进一步提高,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局被评为“全国婚育新风进万家先进集体”。广泛开展学习郑忠华等先进典型和“爱祖国、爱福建、爱家乡”活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殡葬改革工作稳步推进,城乡文明程度切实提高。推进“平安长乐”建设,三年累计投入资金2000多万元,15个镇乡(街道)182个村居分别通过“平安镇乡(街道)”、“平安村居”考评。安全生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信访等工作切实加强,双拥、人防、民兵等工作和预备役部队建设不断深化,宗教、外事侨务、对台、气象、档案、保密等工作和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等事业都取得了进步。

  三年来,我们坚持以人为本,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坚持把维护群众利益作为推进工作的切入点,把解决群众困难作为改进工作的着力点,把增加群众收入作为创新工作的结合点,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有了较大程度提高。200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667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060元。城乡再就业服务体系初步建立,吸纳安置再就业对象893名,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36%以内。高度重视社会保障工作,三年累计按时足额发放失业职工失业保险金295万元,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2.84亿元;新增养老保险参保人员7327人,参保人数达26303人;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17849人。成功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财政投入1758万元,参保率达到94.9%,为全省最高。建立农村困难家庭、重点优抚对象和革命“五老”人员医疗救助制度。实行农村义务教育免费入学和贫困生“两免一补”,财政投入 1525万元。强化低保动态管理,农村低保实现应保尽保,城镇低保标准适时提高,低保总数达到7331人。加大劳动监察力度,三年累计清欠农民工工资296万元。实施计生奖励扶助制度,三年发放各类计生补助资金570万元。成立市慈善总会,社会福利、救济事业发展步伐加快。集中财力兴办为民实事,三年兴办为民实事48131个项目,有效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等整顿与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向纵深推进。扶贫济困工作扎实开展,实施了“助学、扶贫、解困、助行、复明”工程,环山地区实现有线电视联网,松下镇首祉村、牛头湾自然村进行“造福工程”搬迁,对午山、西社等19个经济欠发达村实行挂钩帮扶,促进了农村稳定。

  三年来,我们坚持依法行政,政府效能明显提升。坚持依法治市,加强政府法制建设,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政府职能,管理经济社会事务。完善定期向市人大报告、市政协通报政府工作制度,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依法监督,充分发挥市政协和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各界人士参政议政作用,加强与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的沟通联系,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三年共办理人大议案6件,代表建议169件,政协委员提案275件。普法工作不断深化,建立“148”法律服务体系,完成“四五”普法。认真执行《行政许可法》、《公务员法》,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完善行政执法程序,强化行政执法监督,健全行政执法责任制、评议考核制、行政信息公开报告制、公共基础事业社会听证制等规章制度,三年共组织300人次参加行政执法资格考试,立案受理32件行政复议案件。拓宽政务信息发布渠道,开通中国长乐门户网站。坚持科学民主决策,建立完善社情反映、重大决策征求意见、重大事项公开和社会听证等制度。深入开展机关效能建设,纠风工作切实加强。坚持不懈地抓好政府廉洁自律工作,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等各项规定,加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反腐倡廉教育、制度、监督、惩治工作扎实推进。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拓展“阳光工程”,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工作得到加强。公共应急体系初步建立,成功抗御了非典、禽流感等重大疫病和“龙王”台风等重大自然灾害。

  三年发展的成就,是上级党委、政府和市委坚强有力领导的结果,是全市人民智慧和力量的结晶。在此,我谨代表市人民政府,向为我市现代化建设事业付出辛勤劳动的全市人民,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与有效监督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老干部、老同志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工商联、人民团体,向为长乐改革发展稳定作出积极贡献的驻航部队、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向关心支持长乐建设与发展的海内外乡亲和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各位代表,回顾过去的三年,我们深切地体会到,长乐之所以能够顺应宏观调控新形势,取得经济社会新发展,关键在于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坚持以工业主导经济发展,以“回归”垒大民营经济,以经营盘活城市资源,以“阳光”促进廉政建设,以文化涵养城市品位,以平安支撑社会和谐,从而保持了经济社会强劲的发展势头;核心在于全市各级干部紧扣发展第一要务,形成众志成城、加快发展的合力,持续提高依法行政、执政为民、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在攻坚中求进,在克难中提升,从而保持了经济社会浓厚的发展氛围;基础在于海内外百万吴航儿女发扬“大爱开明、能拼会赢”的精神,发挥民营经济灵活的机制优势,解放思想、敢于创新,干事创业、勇于争先,从而保持了经济社会强大的发展后劲。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产业结构不够合理,产业集聚水平不够高,产业链有待延伸;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高新企业和名牌产品偏少,高层次专业人才缺乏;农业产业化和标准化程度低,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够强;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现代服务业比重有待提升;中心城市规模不大,城市建设、综合管理仍存在薄弱环节;乡镇经济发展不平衡,镇村财力薄弱问题尚未有效解决;资源、环境的矛盾与制约还比较突出,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和生态承载能力较弱;机关效能建设、廉政建设和依法行政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这些矛盾和问题,我们将认真对待,并在今后的工作中切实加以解决和改进。

  

  今后五年目标任务  

  各位代表,今后五年是我市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融入大福州、建设新长乐的重要机遇期,是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提升提速期,也是社会利益格局深刻调整、各种矛盾和问题凸显的攻坚闯关期。做好新一届政府的各项工作,任务十分艰巨,意义十分重大。我们将紧紧把握这一历史机遇,趋利避害,积极有为,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扎实的工作、更加有效的措施,实现长乐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根据市第三次党代会精神,新一届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紧紧把握“四个重在”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实践要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全力构建和谐社会,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深化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着力促进社会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努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夯实产业、资金、人才、环境“四大基础”,构筑纺织、冶金、光电、电业、港口、物流“六大基地”,加快“一城、两港、三组团”建设,做强做大市域经济,又好又快推动“三个文明”协调发展,努力把长乐建设成为文明和谐的海峡西岸省会窗口城市。

  今后五年奋斗目标和工作重点是:

  ??经济增长更加强劲。在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协调的基础上,保持全市经济总量较好较快增长,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2011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32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4.57万元。加快形成新型大工业主导、现代服务业支撑、农业产业化水平较高的产业结构,三次产业结构比例调整为7?62?31做强做大纺织、冶金主导产业,大力发展高新产业;依托工业园区和江海港口,组织实施大项目、大产业、大基地,大力发展临港经济;拥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市场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形成海峡西岸有特色的制造业基地;加快发展生态养殖、休闲渔业、远洋渔业和水产加工与流通业,建设海洋经济强市;加速发展物流、旅游、房地产、会展、信息、咨询、文化等现代服务业,全面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2011年,工业总产值达800亿元,年均增长14%;海洋经济增加值达64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20%以上;服务业增加值达66.2亿元,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比重达50%以上;财政总收入增长略超GDP增长,力争突破30亿元;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3%左右。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经济综合实力在全国百强、全省十强()排序得到提升。

  ??城市功能更加完善。主动融入“大福州”发展,推动“新长乐”建设,加快构建市区、金峰、滨海三大组团相互呼应、相互交融、功能互补、共同繁荣的发展新格局,基本形成中等城市的发展框架。以改革的思路和创新的举措经营城市,结合新区开发、旧城改造和基础设施建设,做好国有资源整合、土地收储和公开出让工作。中心城区发展水平提高、功能增强、形象提升,基本完成旧城区改造和新城区西片中心区建设;首占新区初具规模,形成“四纵三横”路网结构,建成首占行政服务中心、企业商务中心、体育城和客运枢纽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15.34平方公里,人口17万人;金峰市政新区基本建成,旧城改造和工业中心片区建设加速推进,对周边城镇的辐射带动力进一步加强;滨海新区启动建设,松下港区形成规模。全市城镇化水平达54%。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构建城市对外交通运输、市政公共设施、能源保障、防灾减灾等体系,实施下洞江城区内河整治及驳岸建设,改造旧城区污水和供水管网,全力支持沈海线福州东绕城长乐段、京台线青口至松下段高速公路、滨海大通道等项目建设,新建422万伏变电站、711万伏变电站,做强做大长乐电网,建成东区水厂,提高“数字长乐”建设水平。凸显城市灵秀之气和历史文化底蕴,推动城市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消费方式的迅速转变,精心打造山水城、生态城、园林城的城市品牌,逐步把长乐建成为海峡西岸经济区更具竞争实力、创造活力和人居魅力的现代化滨海新城。

  ??农村建设更加协调。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着力解决“三农”问题。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协调推进新农村建设。坚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推动公共财政投入向农村倾斜、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发展壮大水产、畜牧、果蔬、食用菌、花卉等特色产业,加强农业保障服务体系建设,2011年全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达到25亿元。根据“产业相对集聚、居住相对集中、土地相对集约、农村基础设施等各类要素相对集成”的要求,进一步完善村镇规划,提高农村各类资源集约利用水平。改善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条件,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普及和巩固农村义务教育,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强农村基层自治组织建设,规范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加大村级债务化解力度,发展壮大村级经济,建立健全村级正常运转的保障机制。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健全减轻农民负担监督机制。引导和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改革开放更加深入。着力改革创新,保护创新热情,完善创新机制,鼓励创新实践,使社会创造能量充分释放、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创业活动蓬勃开展。大力发展民营经济,鼓励民营企业开展技术创新、产品开发和争创名牌,向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集群化发展。培育优秀民营企业改制上市,全面完成国有企业改制,积极稳妥推进文化、卫生、广电等社会事业的产业化整合和市场化改革。深化农村改革,依法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健全被征地农民的合理补偿和社会保障机制。政府职能加快转变,管理方式创新,工作作风改进,电子政务建设取得成效,政务公开水平明显提高,基本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坚定不移地扩大开放,把对外开放和对内开放有机结合,对外经贸合作和对外友好往来有机结合,完善以开放促发展、以开放促合作的良性互动机制。把引进外资和产业升级、结构调整相结合,以工业集中区、支柱产业和大项目招商为重点,着力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大力拓展对外贸易,落实完善外贸进出口扶持政策,保持外贸出口稳定增长。力争五年实际利用外资累计达3亿美元,出口总值累计突破8亿美元。

  ??生态环境更加优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集约利用土地、岸线、水电等资源,以国家级卫生城市、园林城市创建为载体,着力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推进清洁生产,大力发展生态工业和循环经济。狠抓排污治理,坚持控制新污染与治理现有污染结合,突出废气和废水治污重点,坚决打击违法排污行为。认真开展以“清洁家园、清洁村庄、清洁河道”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环境整治,大力推进农村改水、改厕工程,完成莲柄港水系治理,达到水清流畅岸绿。加强炎山饮用水源保护,强化水功能区划管理,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和工业用水的回收利用率。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稳定耕地面积。规范矿产资源管理,实行合理开采和综合利用。推进城乡绿化工作,实施沿海防护林建设工程和环福州绿色屏障工程,构筑生态安全屏障。2011年,全市多数乡(街道)建立垃圾中转站,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不断提高;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60%以上,工业废水排放基本达标;全市森林覆盖率达40%,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6平方米,环境综合评价指数进入全省前列。

  ??社会发展更加和谐。倡导和谐理念,发展和谐文化,更加重视社会事业、思想道德、民主法治、安定稳定、群众利益,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实施科技兴市战略,深化自主创新,科技进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坚持教育优先,全面实施免费义务教育,加快初中布局调整和高中课改工作,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建设学习型社会。致力建设文化强市,文化内涵不断挖掘提升,文化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群众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全民健身网络基本建成。卫生服务更加完善,逐步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2011年,全市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0年以上,小学、初中和高中毛入学率分别达到99%98%85%以上;全市80%以上行政村和城市社区有文化室或俱乐部,有线电视入户率达80%,实现有线电视整体由模拟向数字平移;全市30%以上的乡镇(街道)成为省级农村体育先进乡(街道)综合体育水平进入全国先进县(市、区)列;卫生服务网络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婴儿死亡率和孕产妇死亡率比2006年分别下降20%25%,全市病床位达1200张。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培养、引进高层次人才和应用型、技能型实用人才,积极打造长乐“人才高地”。人口和计生工作切实加强,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出生人口男女性别比控制在107100以内。努力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2011年,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80%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转移,各类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基本实现参保范围内的全覆盖,其中城镇基本养老、失业、医疗保险覆盖率分别达70%80%65%;城乡居民收入显著提高,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000元,年均增长7.3%,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100元,年均增长6.4%。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各方利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社会管理有序,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群众对社会治安满意率不断提高。

  在具体实施中,新一届政府工作要把握以下四个原则:

  解放思想,发展为先。全面、准确、务实地理解和贯彻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长乐人文、经济和区位优势,坚持把发展作为政府工作的第一要务,把经济作为狠抓发展的第一选项,把工业作为发展经济的第一载体,把项目作为发展工业的第一抓手,找准推动经济发展与实施产业政策、土地政策、信贷政策的结合点,做强做大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社会事业项目,不断提升发展层次。

  调整结构,产业为先。实施“强工、兴商、稳农”的方针,以自主创新为动力,大力调整经济结构,提升产业发展质量。优化一产,积极发展城郊型效益农业;提升二产,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引进和培育高新技术产业,不断扩大产业规模;突破三产,科学规划三产发展,加大引导和扶持力度,逐步把现代服务业培育成为我市又一重要产业。

  构建和谐,人本为先。坚持以民为本,更加关注和重视社会公平问题,着力缩小城乡、区域和贫富差距,使改革成果真正惠及百姓。切实做好扩大就业工作,千方百计增加困难群体的收入,倡导慈善救助,努力建立与完善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注重节能降耗、保护环境和集约用地,着力促进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加快城市化步伐,维护社会稳定,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推动和谐社会建设。

  远近结合,务实为先。实事求是地认识长乐当前所处的发展阶段,处理好远期目标和近期工作的关系。在市第三次党代会精神和“十一五”规划指导下,进一步完善和加强政府目标管理,按照“注重实绩、突出一线”的原则,建立科学有效的考核体系和奖惩办法,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坚持做好每一件,干好每一天,抓好每一年,对政府确定的每一项决策,对人民群众的每一项承诺,都要深入基层,了解实情,科学安排,狠抓落实。

  

  扎实做好2007年工作

  2007年是新一届政府的届首之年,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一年。精心组织安排好今年各项工作,对迎接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全面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做强做大省会窗口城市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新一届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初步确定2007年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3%,工业总产值增长17.3%,财政总收入增长17.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3.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1%,实际利用外资0.4亿美元,出口总值(海关口径)1.8亿美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1%,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6%,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73%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福州市下达的目标内。要实现上述目标,必须扎实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快项目带动,拓展产业发展新空间

  加强工业集中区建设。按照产业集聚、集约发展的思路扩大工业园区规模,完善配套设施,提升服务功能,为产业项目落地提供承载平台。创新工业区开发建设机制,加强工业用地储备,加快推进空港工业集中区防洪排涝、雨污管网和道路、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一期标准厂房企业落户工作,推动二、三期开发招商。完善滨海工业集中区管理体制,加强园区内部管理和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园区形象,做好规划工作,启动三、四期建设,形成带动能力强、规模效应大、配套设施全、管理水平高的示范工业园区。加大金峰工业片区、闽江口工业片区整合提升力度,建成经编园区,加快建设光电园、花边园、服装园等特色工业园区,培育发展产业研发、信息服务、产品检验检测、产业工人培训等公共服务机构。实行工业园区招商项目责任制,鼓励引导同行业及相关联的项目入区,培育工业发展新亮点。

  加快构建产业集群。培育和壮大产业集群,促进和带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提升改造传统产业集群。加快力恒锦纶二期、CPL、聚力芳烃、锦江PA?66、凯邦锦纶等项目建设,推动产业链延伸,规划建设印染集控区,鼓励现有纺织、冶金企业实施技术改造,重点发展非织造布、高档针织面料和不锈钢制品,提升发展水平。培育发展新兴产业集群。全力推动华能三期、海王药业、迅捷光电二期等项目建设,集中力量扶持电力、生物制药、光电等新兴产业集群。以龙头项目培育产业集群。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依托现有企业资产品牌优势,鼓励企业联合兼并,发展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企业集团,以其强大的辐射带动力吸附中小项目成龙配套,形成产业集群。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推进服务业发展与现代工业发展相结合,与加快城市化进程相结合,与扩大内需相结合,带动服务业优化升级。提升商贸流通业。建设吴航商城、金海岸四星级酒店,积极发展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新型营销业态,规范发展各类中介服务机构,构建城区商贸经济圈。加快物流业发展,推进松下、营前、空港物流园区建设,依托元成豆业、宏捷物流等项目,培植大型骨干流通企业。鼓励发展工业设计、市场推广、售后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进一步向产业价值链两端延伸。推进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发展物业管理、家政、健身娱乐等消费性服务业。扩大农村市场,抓好“万村千乡”试点工作,引导便利店和超市向农村延伸。加快旅游业发展。争取冰心文学馆、显应宫评定国家级旅游区()加快下沙旅游资源整合规划,建成城市森林公园鸟语林和芦潭森林公园,全力打造滨海滨江风光、“大爱暖千秋”历史文化等旅游产品,完善配套设施,发展旅游企业,塑造“郑和开洋地、海江长乐游”的旅游形象。

  二、加快城乡统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积极发展现代农业。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在稳定发展粮食的基础上,不断开发农业的多种功能,加快发展健康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和特色农业,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继续做强做大水产、畜牧、果蔬、花卉、食用菌五大优势特色农业。水产业要以发展生态养殖和()()产品加工流通园区建设为重点,做优做长产业链;畜牧业要大力发展食草性动物和特色水禽养殖业;果蔬业要发展良种果茶、无公害反季节瓜果,提高经济效益;花卉业要重点扶持具有特色产品、优势资源和一定规模的花卉生产企业;食用菌业要继续扩大规模,拓展珍稀菌栽培,提高附加值。加快青山龙眼和沙区马铃薯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形成若干个以中心城镇为依托、种养加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骨干产业群。发展农村现代流通方式和新型流通业态,建立健全互助互惠的各类专业合作组织、农产品营销中介机构及农民经纪人队伍,培育多元化、多层次的市场流通主体。

  扎实推进“双百工程”试点村工作。以“双百工程”示范村、整治村为载体,分类指导,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村庄布点规划,结合工业集中区建设、城镇建设,推进工业向园区、居住向社区、农田向规模经营“三集中”。加快推进农村道路硬化、村庄绿化、路灯亮化、环境净化,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示范村要以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和改造提升乡镇企业为切入点,带动农村教育、文化、卫生等事业综合发展。整治村要大力实施“四清十改”,实现人居环境有效改观。继续巩固、完善、加强支农惠农政策,加大新农村建设投入,积极争取上级财政支持,整合支农资金,探索建立稳定的本级财政支农增长机制;鼓励社会团体、外资侨资、民营企业家投资捐资参与试点村工作,形成“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农民为主、社会参与”的新农村建设模式。

  推进和谐村镇建设。增强城市对农村的发展辐射,加大城市人才、智力资源对农村发展的支持,优化各类资源在城乡间的配置,促进城乡协调互动发展。加快金峰、江田、松下、潭头、鹤上、湖南新镇区规划、建设和完善,加强城镇资源的盘整经营。继续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成莲柄港北洋水网和支港道清障清淤整治工作,完成南澳排涝闸等5座水闸和潭头海堤、三溪水库水坝的建设加固,修复古槐腊溪、首占礼元溪等67项重点水毁工程,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加强对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各项事业的政策倾斜和扶持力度,农村小学、初中适龄儿童入学率分别达到99%98%;巩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完善补偿机制。推进先进文化进农村,完善农村各类文体设施,30%的村居配置健身路径。加强农村劳动力岗前技能和职业培训,促进农民就业和再就业。深化帮扶工作,筛选一批经济实力强的村居、企业与欠发达村结对子帮扶,促进平衡发展。加强农村普法教育和法制基地建设,深入开展平安村镇创建活动,创造农村安全祥和、农民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

  三、加快港城联动,构建城市跃升新平台

  大力促进临港产业发展。认真实施松下港区、闽江内河港区规划,建成康宏7万吨级码头,加快鑫海冶金5万吨级、鑫通2万吨级码头建设,支持金纶石化等大型临港产业项目配套建设专用泊位码头。加快口岸通关园区规划建设,营造良好的通关环境。着力做好临港产业集群规划,推动工业经济向临港区域集成,努力形成以港口带动工业,以海洋产业带动海洋经济发展的新格局。将港口优势与空港以及高速路出口等区位优势相联结,按照“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基地”的发展方向,重点培育食品加工、石油化工、临港物流等产业。

  加快海洋资源开发利用。转变海洋发展观念,科学合理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提升海洋渔业发展层次,大力发展海水生态养殖,积极扶持远洋渔业发展。深化梅花渔港前期工作,启动建设潭头二级渔港,加快发展水产品加工与贸易业,规范发展养鳗业,开展商标注册、产地产品质量认证,全力打造“长乐鳗”品牌。充分发挥松下台轮停泊点作用,加强对台渔业合作、人员往来和货物中转。坚持科技兴海战略,加强漳港海蚌资源增殖保护区建设,加快海洋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坚持海陆联动,以陆域经济为依托,开发“港、涂、渔、能”等海洋资源,着力构筑具有长乐特色、较强竞争优势的海洋产业发展新格局。加强海洋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规范用海项目有偿使用管理,严格入海污染物排放,治理和改善海域生态环境。

  提升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水平。以《长乐市城市总体规划》为龙头,逐步完善城乡功能,提高各片区详细规划的覆盖率,完成松下港区、闽江内河港区控制性规划和首占商务核心区城市设计工作。强力推进首占新区开发,建成广场南路、会堂南路,启动电力生产调度中心、政务中心等公建项目建设,形成新区发展骨架。加大旧城改造和新区开发力度,完成联村旧区改造,启动东关旧区改造和南山住宅建设,做好解放路三期和金峰旧区二期改造前期工作,建成三峰西路延伸段、滨江路和仁德桥,完成锦江三期、南山御景、国际明珠等一批房地产项目建设。调整住房供应结构,建设经济适用房。提升城市交通通行能力和市政公用设施配套水平,建设公交综合停车场和首末站,新建城区垃圾中转站,实施河下江污水截流和下洞江干流整治工程,完成漳湖路、青闸线、金湖线和玉融线罗联段建设,实施金峰胪峰大道等路灯工程。建设东区水厂,建成炎山原水管网及取水泵站,加快滨海、金峰污水处理厂及管网工程建设,新建营前、湖南22万伏和文岭、文武砂11万伏变电站,建成滨海工业集中区消防站。加强城市综合管理,加快环卫、绿化等市政公用行业市场化改革,推动城市环境综合治理,重点整治占道经营、违法建筑、交通秩序、内河淤积,提升城区文明新形象。

  四、加快改革开放,增创区域竞争新优势

  扎实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加快市属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改革,妥善解决人员分流、资产调整、债务处理等问题,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进一步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完善民营企业发展服务体系,引导民营企业通过并购重组、股份改造、嫁接外资、上市融资等形式,在更高的坐标体系中实现新发展。坚持政企、政事、政社分开,积极培育发展行业协会、同业公会,进一步规范发展市场中介组织。加快社会领域改革,引导、鼓励民间资本和外资参与社会领域改革,逐步形成多渠道多元化的投资结构,促进社会事业更好更快发展。继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统筹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流通体制、征地制度、集体林权制度等改革。推进公共财政建设,加大困难乡镇财政扶持力度,财政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主要用于农村。

  提高对内对外引资水平。坚持“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小分队和大组团相补充,积极参加海交会、投洽会、广交会等各类招商活动,进一步扩展我市与海内外的经贸合作。把推进重大项目作为利用外资的突破口,着力引进关联度大的龙头项目、产业链长的综合项目、带动作用强的高终端产品项目。拓展利用外资领域,积极引进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地区总部和研发中心。做好现有外资企业的服务工作,促进企业增资扩股、延伸发展。深入实施“回归工程”,充分激活市内资金,努力吸引市外资金,依托海联会和异地商会,多渠道鼓励引导海内外乡亲回乡创业兴业,形成海内外长乐“互动双赢”的发展态势。坚持以质取胜、科技兴贸,优化产品出口结构,培育新的出口增长点。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推动企业到境外投资办厂。

  继续营造良好投资环境。深入实施“暖人心工程”,全面落实项目无偿代办和全程跟踪服务制度,推行首问责任、一次性告知、限时办结、否定报备、并联审批等制度。加大对品牌培育、技术创新、市场开拓、中小企业发展的扶持力度。加强工业项目用地协调保障,完善融资担保和银企会商机制,引进与产业要求相适应的人力资源队伍。强化有序用电用水,实行停水、停电预警预告制度。优化以项目为重点的投资环境和以企业为重点的发展环境,坚持在沟通中亲商,在服务中安商,在支持中富商,进一步完善投诉处置、责任追究、案例通报等制度,全力打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人文环境、社会环境和法治环境。

  五、加快科教兴市,展现现代文明新气象

  深化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提高市民综合素质和城市竞争力。广泛开展创建文明和谐社区活动,构筑居民自治为主的救助服务、福利服务、互助服务与有偿服务相结合的新型社区建设格局,营造平安、温馨、便捷、优美、进取的社区环境。提升文明行业创建水平,提高服务效率,促进行业社会服务质量不断提高。切实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广泛开展各类主题实践活动,实现道德宣传教育经常化、大众化。完善未成年人德育教育基地建设,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集中宣传一批先进典型,大力倡导团结互助、扶贫济困的良好风尚,构建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成立诚信促进会,增强全社会的诚信意识和责任意识,建设“诚信长乐”。强化国防教育和宣传,巩固双拥模范城创建成果,做好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双拥、优抚安置等工作,增进军政军民团结。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围绕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再创新三个环节,建立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和多元化科技投入机制,以及政府引导、企业参与的科技公共服务支撑体系,不断提高区域科技进步水平。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建设光电研究实验室等省级企业技术研发机构,不断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促进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之间的联合协作,创建纺织、冶金技术创新中心,集中优势攻克制约我市纺织、冶金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带动产业科技水平提高。实施品牌经营战略,鼓励优势企业争创知名品牌、著名商标,加快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名牌产品。

  加快建设文化强市。挖掘、弘扬海洋、闽剧、书画、楹联等富有长乐地域特色的优秀乡土文化,建设九头马民俗风情博物馆、天文馆,进一步增强长乐文化的吸引力、感召力和影响力。规范和净化文化市场,做好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动教育资源合理配置,继续整合优化农村中小学布局,建设城关中学综合楼,改造农村中小学危房1.68万平方米。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快发展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社区教育,形成广覆盖、多层次、多形式的终身教育网络。创新人才工作机制,优化人才创业环境,引进和建设一支适应我市产业发展的高科技、高层次、高技能的人才队伍。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加快乡镇薄弱卫生院改造提升,建成市医院感染科病房和市二医院门诊大楼,合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保障群众健康。继续做好外事侨务、台湾事务、地方志、民族宗教、关心下一代等工作,支持发展妇女儿童、老龄和残疾人事业。

  六、加快和谐构建,开创平安幸福新局面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着力构建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相衔接的城乡新型社会救助体系。推动“金保工程”建设,加大财政对社保基金的投入,完善社会保险费征缴办法,增强基金实力,强化支付保障。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健全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困难群体医疗救助、企业家助学、优抚安置、灾害救济等制度。充分发挥慈善总会作用,加大公共福利设施投入,发展以扶老、助残、救孤、济困为重点的社会福利。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拓宽就业渠道,实现困难人员就业援助制度化。加大企业工资支付管理力度,强化劳动用工管理。拓宽资金筹措渠道,逐步解决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认真落实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和保护资源的基本国策,注重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相统一,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坚持开发节约并重,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建立和完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培育节能型产业。合理配置利用各种自然资源,加强饮用水源和森林资源保护,集约利用土地,合理开采和综合利用矿产资源。加大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力度,开展以农村垃圾污染治理为主要内容的“家园清洁行动”,强化对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物污染、噪声污染的综合治理。加强闽江口湿地保护和沿海基干林带、生态林、生态绿地建设,提升城市绿化美化水平。健全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机制,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实现人口、资源和环境相协调。

  提升“平安长乐”建设水平。巩固和深化“平安长乐”建设成果,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切实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建立健全应急管理和应急救援体系,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提高各种自然灾害的预测、预防和预警能力。加强安全生产监管,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健全12315“一会二站”建设,构建食品、药品、农资安全监管长效机制,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高度重视宗教工作,推进宗教规范化、法制化管理。进一步加强外来人员服务管理工作。全面推进“五五”普法工作,提高社会法治化水平。健全人民调解与司法调解相结合的“大调解”机制,认真贯彻落实《信访条例》,解决好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各种问题,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安定。

  

  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加快推进政府自身建设和管理创新,才能更好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新一届政府将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切实转变政府职能,进一步规范行政权力,更好地履职尽责,增强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努力建设法治政府、服务政府、责任政府和效能政府。

  坚持依法行政。主动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认真落实人大议案和代表建议、批评、意见;自觉接受政协的民主监督,虚心听取对政府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切实做到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依法办事,树立政府的威信和形象。坚持科学民主决策,健全完善重大事项集体决策、专家咨询、社会公示与听证、决策评估等制度。加大行政综合执法改革力度,加快推进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改革工作,坚持以法治权,促进文明执法、规范执法、公正执法,坚决克服多头执法、执法不公、甚至执法违法等现象。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保证人民群众依法行使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开展规范性文件清理,做好规范性文件公布工作,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认真实施《公务员法》,抓好公务员法律知识的教育培训。

  提高行政效能。把讲求效率、狠抓落实、注重实绩作为鲜明的工作导向,始终保持雷厉风行、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集中精力抓大事、谋大局。深入贯彻《行政许可法》,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减少和规范审批事项,加大联合审批力度,切实提高办结效率。完善科学绩效考核和评价体系,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和虚报浮夸,决不搞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和形象工程。加强机关作风建设,精简会议、文件和不必要的应酬接待活动,做到工作扎实、作风朴实。坚决“惩懒治庸汰劣”,严格执行行政问责、过错追究制,确保政令畅通,工作落实。完善部门内部沟通联动机制,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干事业的整体合力。

  推进管理创新。全面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职能,创新经济管理制度和方式,更多地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调节经济活动。优化公共资源配置,规范公共资源交易活动,完善招投标统一平台建设。严格规范土地市场,加大土地资源的管理和市场化运作力度。加强政府采购预算管理,提高政府采购的透明度和公开招标率。加大财政支出审计力度,突出政府重点资金、重点项目、重点领域审计,加强投资绩效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努力建设节约型政府和节约型社会,提倡节俭办事,降低行政管理成本。加强应急管理,提高政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创新公共服务体制,改进公共服务方式。以发展社会事业和解决民生问题为重点,着力解决就业、就学、求医、社会保障、社会治安、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保持清正廉洁。坚持廉洁自律,以公生明,以廉树威,维护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良好形象。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健全完善与新形势、新环境、新任务相适应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预防和惩治腐败体系,完善用权、用人、用钱等有关制度,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大对各级领导干部和权力部门、重点行业的监督力度,坚决治理串标、诈标、围标等违法行为,严肃查处涉及国家公务人员的商业贿赂案件,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全体公务员做到严于律己,克己奉公,清白清廉做人,公平公正做事。

  各位代表,新起点、新目标、新跨越,预示新的希望、赋予新的任务、激励新的奋斗。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同心同德,开拓创新,用我们的不懈努力和辛勤汗水,共同创造长乐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共同书写吴航大地更加壮丽的篇章!

  

附件之一:

  《政府工作报告》有关名词解释  

  

           

“六千”水利工程

指千万农民饮水安全、千座水库保安、千万方山地水利、千万亩农田节水灌溉、千公里河道清水、千万亩水土流失治理六大工程。

“关爱女孩

行动”

是遏制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的重要举措,旨在通过宣传教育,广泛倡导“男女平等、生男生女一样好”的观念,逐步建立有利于女孩及其家庭发展的导向机制,改善女孩生存环境,形成全社会关爱女孩的良好氛围,同时促进新型婚育观念的形成。

新型农村

合作医疗

指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共济制度。

“造福工程”

 指逐步把生活在恶劣条件下的贫困农民搬迁到条件较好的地方,促进扶贫开发和小康建设。

“海峡西岸

经济区”

指以福建为主体,面对台湾,邻近港澳,北承长江三角洲,南接珠江三角洲,西连内陆,涵盖周边,具有自身特点、独特优势、辐射集聚、客观存在的经济区域。

“四个重在”

指“重在持续、重在提升、重在运作、重在实效”的海西建设实践要领。

和谐社会

指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其总的要求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社会主义

新农村建设

指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

科学发展观

指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海洋经济

是开发利用海洋资源过程中的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总称,是各类海洋产业及其相关活动的总和,包括海洋产业和海洋相关产业。

海洋产业增加值

指按市场价格计算的沿海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海洋产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反映了海洋产业对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

“四纵三横”

路网

“四纵”指海峡路、广场南路、会堂南路、西洋南路,“三横”指前山路、长莲路、占前路。

福州东绕城

高速公路

该线路起点位于国家高速公路沈海线连江路段的斗门高架桥上,终点青口,与沈海线高速公路青口枢纽互通对接,全长59.1公里,设计时速100公里,估算总投资41.05亿元。其中长乐境内37.19公里:接琅岐特大桥,由猴屿、泽里、溪新、二刘、边兰、岱灵、首台、兰田、洞湖至云路,在云路处与机场高速十字交叉后,经路北穿莲花山至青山,后经古槐隧道至高楼,经上陈、上店、前塘、牛桶山隧道、玉田、上曹特大桥、鳌峰山隧道至青口。

“万村千乡”

工程

指在全省广大乡村培育“农家店”,形成以城区店为龙头、乡镇店为骨干、村级店为基础的农村消费经营网络,逐步缩小城乡消费差距。

“双百工程”

指福州市选择百个示范村和百个整治村为试点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四清十改”

“四清”指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清“四害”,“十改”指改厕、改圈、改造道路、改造危房、改善饮水、改造河沟池塘、改变污水处理办法、改变垃圾处理方式、改造厨卫管网设施、改造电信电视网络。

临港产业

指地理位置毗邻港口,相关业务与港口关联的产业。从广义上来划分,临港产业可分为临港直接产业、临港关联产业、临港依存产业、临港派生产业;按产业结构划分,临港产业还可以划分为第一、第二、第三产业。

非物质文化

指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

“金保工程”

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以中央、省、市三级网络为依托,支持劳动和社会保障业务经办、公共服务、基金监管和宏观决策等核心应用,覆盖全国的统一的劳动和社会保障电子政务工程。

循环经济

指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一种经济增长模式。

“数字长乐”

即信息化的长乐,指以长乐市为对象的数字化、网络化、可视化和智能化的信息集成及应用系统,它将全市各部门、各行业、各领域的信息通过数字化和计算机处理,并最大程度地集成和利用各类信息资源,快速、完整、便捷地提供各种信息服务。

“食品放心

工程”

指围绕与群众生活关系密切的畜牧业产品、种植业产品、水产品、饮用水、加工食品、餐饮业主要食品的污染开展全面治理,建立完善食品安全生产、流通、标准认证、监管预警、信用、法制保障等六大体系。

经济适用房

指经过政府批准,享受政府扶持政策,向城镇低收入家庭出售的微利商品住宅,其销售实行“定对象、定价格、定标准”的方式。

“一会二站”

指消协基层协会、消协基层投诉站和工商12315申诉举报中心联络站。


附件之二:

  长乐市2007年为城乡人民兴办实事项目  

一、开展“农村家园清洁”活动,有效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构建有效食品安全监督网络,保障人民群众身心健康。

三、健全“12315”和基层工商服务体系建设,切实保障城乡消费者权益。

四、继续实施就业再就业工程,深化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五、完善城乡路网建设,切实提高交通管理水平。

六、继续推进城乡文化体育设施建设,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七、统筹利用城乡教育资源,提高教育水平。

八、全面实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不断健全农村公共卫生网络。

九、继续推进旧城改造和新区建设,改善中低收入家庭居住条件。

十、进一步完善安控设施建设,不断巩固平安创建成果。

十一、不断拓展“关爱女孩行动”内涵,健全和完善计生利益导向机制。

十二、整治水生态环境,保障城乡人民饮水安全。

十三、加强水利设施建设,健全城乡防洪排涝功能。

十四、构建公共电力安全网络,提高用电综合保障能力。

十五、加快污水管网和垃圾中转站建设,不断优化城乡生活环境。

十六、加强湿地保护和城乡绿化,切实改善生态环境。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