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规划计划 > 发展规划及年度计划
长乐市妇幼卫生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
来源:长乐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局 2016-12-21 15:48 浏览量:

各医疗卫生机构

  为切实维护妇女儿童权益,保障妇女儿童健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推进妇女卫生事业平稳快速发展,结合我市妇幼健康工作实际,制定长乐市妇幼卫生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学习,遵照执行。

   

   

                                                    长乐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局

                                                       20161213


   

  长乐市妇幼卫生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

   

  时期,是卫生事业发展与改革的关键时期。妇幼保健是公共卫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障妇女儿童健康是社会文明进步和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标志。为切实推进我市卫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进一步明确我市期间妇幼卫生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重点领域、主要目标和对策措施,提高全市妇女儿童的健康水平,结合我市妇幼保健工作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一法两纲,以实现妇女儿童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为目标,以完善妇幼卫生服务体系为核心,以解决妇女儿童健康突出问题为重点,以保健为中心、以保障生殖健康为目的,实行保健与临床相结合,面向基层、面向群体和预防为主的总方针;以降低孕产妇和儿童死亡率,提高母婴保健服务质量为目标,以满足社会需求和适应市场为导向,不断增强妇幼卫生整体服务功能和服务水平,保障我市广大妇女儿童的身心健康,促进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基本原则

  1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原则。充分体现妇幼保健发展规 划的综合性和全局性,从实际出发,根据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和居民对妇幼保健卫生服务的需求,制定适宜的总体规划目标和

  各项具体指标,实现供需平衡。

  2坚持全面规划,突出重点原则。按照区域覆盖、合理布局、 方便就医、资源共享、高效利用的原则,对全市妇幼保健工作进行全面规划,实现妇幼卫生事业科学发展。

  3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原则。社会主义物质文 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杜绝出现片面追求经济效益 而忽视社会效益的倾向。坚持政府主导,深化改革原则。强化政府职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一步健全妇幼卫生机构复性运行机制和财政补偿长效机制,坚持各级医疗机构的公益性质,保证优质妇幼保健服务的提供,促进市卫计、财政、人社、发改、教育、编办、妇联等部门协作联动,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三、总体目标

  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重要讲话精神:要提倡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树立大卫生,大健康观念,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建立健全健康教育体系,提升全民健康素养,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2020年,长乐市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妇幼保健队伍专业化的医疗保健管理体制。基本建成服务理念、设施装备、医疗保健技术、服务水平和管理模式现代化的妇幼卫生服务体系,满足社会多层次的妇幼卫生服务需求,保证孕产妇死亡率、儿童死亡率、出生缺陷发生率明显降低。

  妇幼卫生主要指标

  1、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14/10万以下;

  2、婴儿死亡率:控制在6以下;

  3、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控制在8以下;

  4、孕产妇系统管理率:达到90%以上;

  5、孕产妇住院分娩率:稳定在99.5%以上;

  6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达95%以上;

  77岁以下儿童保健管理率:达96%以上;

  80-6个月婴儿纯母乳喂养率:达50%以上。

  五、妇幼卫生工作的主要任务

  (一)明确性质,突出重点,加快推进各项妇幼卫生工作

  1、明确妇幼卫生性质、服务内容和功能定位。市妇幼保健院 依法提供妇女保健、儿童保健、健康教育、疾病筛查、母婴保健技术、生殖健康服务;推进妇幼卫生信息的管理;开展与妇女儿童健康相关的医疗保健服务;承担对下级妇幼保健机构的技术指 导、培训等职责;按属地管理原则,对全市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妇幼卫生业务指导和妇幼卫生信息管理。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 服务中心主要承担行政区域内妇女儿童和流动人口的健康教育、 妇女保健、妇幼卫生信息和相关的基本医疗保健服务,并指导村 卫生和社区卫生服务站开展相应的妇幼卫生服务工作。

  2、进一步落实促进基本公共卫生逐步均等化项目工作,全面 实施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城乡低保妇女常见妇女病免费检 查、农村妇女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农村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检查、农村孕妇和城乡低保孕妇免费中期产前筛查、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等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努力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妇幼卫生服务网络,加强农村妇幼卫生服务网络的建设和规范化服务,保障妇女儿童及时、就近享有公共卫生服务。

  3、围绕两纲目标,积极做好孕产妇系统保健和儿童系统保健 工作,进一步推动和加强市、乡、村三级妇幼保健网络建设,同时加强对托幼园所的卫生保健指导和管理,定期组织儿童健康体 检,力争妇幼卫生指标达到上级规定的要求。

  (二)切实抓住关键环节,着力解决威胁妇女儿童生命健康的重大问题

  1、努力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一是大力推进住院 分娩。建立健全孕产妇住院分娩的长效机制,全面开展住院补助 工作,切实提高孕产妇住院分娩率。二是建立健全产儿科急救绿 色通道。依托市妇幼保健院和市医院,优化急救设备配置,规范急救服务流程,建立健全产、儿科急救网络和绿色通道。三是加强产科建设,严格助产技术服务机构的产科技术准入标准和人员 资质条件,加强专业技术培训,严格管理,不断提高医疗助产技术水平。

  2、有效控制出生缺陷。重点是严把三级预防关口。一是抓好 婚前医学检查、孕前保健服务。继续实行全市免费婚检,开展婚姻登记、婚前咨询、婚前检查一条龙服务。二是抓好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加快推广产前诊断和产前筛查技术服务,提高孕期出 生缺陷发现率。三是抓好新生儿疾病筛查和治疗,要采取切实有 效措施,不断扩大筛查覆盖面。

  (三)切实强化内涵建设,全面提升为妇女儿童健康服务的水平和能力

  1、狠抓人才培养。发展妇幼卫生事业,人才是关键。努力建 设一支素质高、业务精的妇幼卫生人才队伍,是实现妇幼卫生工 作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要改善妇幼卫生人才队伍结构,扩大专 业技术人员比例,提高人员队伍整体素质。要认真研究制定落实 吸引妇幼卫生保健人才到乡镇和农村基层、城市社区工作的政策 措施。要关心长期在农村基层从事妇幼卫生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 落实好相关待遇,提高他们的经济收入,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 环境和发展空间。要引入竞争机制,改革人事分配制度,增强各级医疗保健机构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引导优秀人才流向妇幼保健 机构。

  2、全面加强管理。各级医疗保健机构必须认真执行妇幼保健 服务和相关医疗服务技术规范及制度,规范服务质量标准和服务 流程。要以妇幼健康优质服务工程、创建爱婴医院、产科质量评估、机构等级评审为手段不断规范管理,提高服务质量。

  3、贯彻落实一法两纲依法加强和规范妇幼保健工作,依法 做好母婴保健服务的督导工作,加强对出生医生证明的管理。坚 决制止和打击非法行医、非法接生、非法终止妊娠等损害妇女儿 童健康的违法行为。建立妇幼保健技术服务质量监督体系,提高 妇幼保健技术服务质量。

  (四)加强卫生保健知识宣传,提高妇幼保健意识

  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提高妇女儿童自我保健和利用卫生服务能力,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结合全民健康教育行动,大力宣传基本卫生保健知识。开展青春期、更年期保健、营养与喂养指导等系统保健服务,提高妇女儿童保健水平。规范妇女病普查普治工作,提高普查普治率。

  (五)完善妇幼卫生服务体系和信息网络建设,不断提高信息数据质量

  加强妇幼保健机构内涵建设。开展妇幼保健重点专科建设; 制定妇幼保健人才培养计划,加强妇幼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建立 和完善妇幼卫生统计信息数字化、网络化管理,加强妇幼卫生统 计、监测工作的督导,提高妇幼卫生信息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六)切实落实政府职责,全面推进我市妇幼卫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政府各职能部门认真履行职责,把妇幼卫生工作列入重要 议事日程,建立督导检查和责任追究制度。卫、发展改革、教育、公安、民政、财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国土资源等部门要认真履行各自职能,加强工作协调配合,妇联、共青团、残联等社会团体发挥积极作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为妇幼卫生工作开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各乡镇(街道)、社区、村委会、企事业单位有义务为妇幼卫生工作提供人力、场地等支持, 全社会都动员起来,共同支持妇幼卫生事业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