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三资”遇上大数据,这里的监督有“智慧”

发布时间:2023年06月27日 15:26 信息来源:福建省纪委监委网站 字体大小:    
分享到:

  “现在用手机就可以看到我们村的‘三资’情况,可方便啦!”在福州市仓山区仓山镇先锋村,村民林依伯熟练地掏出手机,通过微信小程序登录福州市农村集体“三资”网上公开平台,村级“三资”情况一目了然。

  林依伯之所以对本村集体“三资”如此熟悉,得益于福州市纪委监委推动纪检监察工作与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融合,探索推动建设的福州市农村集体“三资”网上公开平台。

当“三资”遇上大数据,这里的监督有“智慧”

福清市纪检监察干部指导群众扫码使用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平台,畅通群众监督渠道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为有效解决村集体“三资”底数不清、信息不明、公开不实,村级事务公开透明度和群众参与度较低等问题,福州市纪委监委依托“福州市惠民资金网”新开发的农村集体“三资”网上公开平台网页版和微信小程序,将群众关心关注的数据分类梳理并公开,解决群众“想看的看不到、看到的看不懂”等问题,确保小微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计公开2251个村(社区)集体资金约779亿元、集体资产12.5万项、集体资源1.78万宗。

  “如何更好地规范权力运行,提高监督的精准性和有效性,强化智慧监督是关键一环。”福州市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公开晾晒“三资”的基础上,市纪委监委还探索建立大数据精准监督管理系统,通过汇集惠民资金发放信息、村(社区)集体“三资”信息等不同类型数据库,分析数据间的逻辑关系,研发监督模型,助力精准发现扶贫惠民资金、“三资”管理等领域的腐败和作风问题,持续提升监督质效。

当“三资”遇上大数据,这里的监督有“智慧” 

闽清县纪检监察干部在白樟镇半山村收集“三资”管理关键环节问题线索,以铁纪做好“三资”监管

  “请全面完成清退工作,并对照文件要求开展自查自纠工作……”前不久,福州市马尾区亭江镇对照马尾区纪委监委此前发出的纪律检查建议书要求,向各村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津贴补贴和奖金发放工作的通知》。

  福州市纪委监委通过大数据精准监督管理系统,发现马尾区亭江镇部分村使用村财向“一懂两爱”村务工作者发放加班补贴和绩效奖金的疑似问题线索,随即要求马尾区纪委监委组织力量开展核查。经核查,针对亭江镇“三资”管理中心、会计委托中心工作人员存在政策把握不到位、审核把关不严等情况,马尾区纪委监委追责问责相关责任人。

当“三资”遇上大数据,这里的监督有“智慧” 

福州市纪检监察干部围绕“三资”网上公开平台有关数据情况进行分析研讨,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意见建议

  今年以来,福州市纪委监委聚焦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等方面开展“打深井”式的专项监督,持续以信息化推动全面提升村集体“三资”管理规范化水平,分地域分领域分层级分阶段深化整治,构建“知、督、促”监督闭环,切实维护好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和群众的权益,为乡村振兴赋能助力。

  据了解,在后台管理系统,纪检监察机关还可精准搜索、查看、导出所需数据,运用大数据、信息化等新技术,通过单个数据库内部比对或不同数据库间的“碰撞”,主动发现问题,以信息化促进监督执纪执法专业化水平不断提升,实现精准监督。

  目前,该系统已建立10个数据库,汇集数据总量6800多万条,初步研发监督模型10个,福州市纪委监委通过定期采集汇总数据,比对发现可疑问题,组织开展线下核查,进一步推动相关职能部门形成查处问题、整改落实、建章立制工作闭环。自系统投入使用以来,共发现并转办疑似问题线索370余条,累计追回各类违规发放资金90余万元。

  按照“全市一盘棋”统筹布局,福州市纪委监委强化引领统筹,指导推动各县(市)区纪委监委在农村集体“三资”监管上踏出数智融合的脚步。闽侯县纪委监委依托多媒体网络数字化平台全面推行“互联网+阳光村务”监督制度,将全县279个村集体的资源资产和经济承包合同全面纳入平台管理。福清市、长乐区纪委监委督促职能部门推行农村集体资金支付网上审批、收支“非现金”结算等工作,前移村集体资金支出审核“关口”,做到收支全过程留痕,减少不合理不规范开支。(福州市纪委监委)

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