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的“e福州”终端机 打通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
“e福州”便民服务自助终端为企业、群众提供核酸检测报告信息查询打印、医社保缴费记录证明打印、公积金个人账户信息查询、交通运输、车辆罚没等各领域共计89个高频服务事项自助办理。
据悉,“e福州”便民服务自助终端采用“互联网+可信身份认证”技术,实行刷脸自助办事,几分钟就能打印好各种缴费凭证和明细,既便捷又安全。截至11月,我区“e福州”自助终端2022年查询量共计9095人次。市民查询(打印)业务排名前三的是查询不动产登记信息4548次、公积金个人账户信息查询和打印816次、个人企业养老保险历年缴费查询与打印783次。为加强政务服务便民化、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推进“就近办”“自助办”,加快“15分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智慧长乐”管理服务中心在全区人员密集场所、镇(街)、村(社区)、产业园区等地,共累计部署了23台“e福州”便民服务自助终端。大家还可以通过“e福州”APP长乐专区周边服务查看自助终端的站点地图。今年以来,我区23个网点终端机月均接待企业群众820余人次,接待量排名前三的网点是区行政服务中心接待3108人次,区新区行政服务中心接待1707人次,洲元社区接待1402人次。“自助办”人流量、业务量持续增长,有效实现政务服务“就近办”“自助办”。
下一步,区“智慧长乐”管理服务中心将继续优化“e福州”便民服务自助终端机分布点位,提升政务服务便利度,努力构建形成网上办理、移动端办理、自助终端办理的多渠道融合的政务服务体系,切实提升群众数字生活体验感。(“互联网+政务服务”组 供稿)
长乐法院多措并举提升破产案件审理质效
一是强化府院联动。强化与区营商办、市场监督管理局、税务局的工作协调,统筹破产处置业务协调、信息提供等工作,有序推进2家破产企业清税、注销。二是坚持实地走访。针对“执转破”案件,累计走访7家破产企业,了解生产经营,职工安置,潜在的债权债务及股东、高管去向等情况,精准施策,提升办案效率。三是优化审理程序。基于疫情防控考虑,线上、线下同步召开债权人会议并进行表决,全程数据留痕,方便管理人履责、债权人行使权利,推动审结2件破产案件。(保护少数投资者、办理破产、执行合同组 供稿)
RPA机器人赋能供电可靠性 “获得电力”再提升
近日,长乐供电公司营销部最新研发的频停数据查询监控RPA机器人在漳港供电所成功应用,工作人员使用RPA机器人高效、精准地完成了辖区范围内高故障表箱管控工作。
据悉,在现有的管理模式下,想要获取精确、实时的表箱故障预警信息,工作人员必须先使用营销系统导出预警清单并故障表箱内全部用户信息,再使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逐户查询、整合停电记录,最后根据停电记录综合研判表箱的潜在停电原因,指导现场人员进行针对性消缺。这一过程费时费力,特别是用户信息的查询、整合以及用户停电信息的筛选、分析耗时较长,人工进行查询、分析效率较低。
“针对表箱故障预警信息繁杂、数据获取效率低的痛点,我们使用RPA技术实现预警清单导出、表箱及用户信息查询、用户停电记录穿透、停电信息过滤等环节的自动化。这极大地提高了故障表箱管控工作的效率,减少约80%的工作量,让我们能够更加专注于故障的消缺及时性以及施工工艺管控,进一步提升故障表箱管控质量。”长乐供电公司营销部计量班工作人员林鋆介绍道。
截至10月底,漳港供电所使用RPA机器人优化频停表箱管控流程、提升管控效率,频停表箱数同比压降75%、环比压降100%。得益于RPA机器人的助力,供电所工作人员收到的停电预警信息已经过筛选、过滤,可以立即进行停电记录分析,并通过致电用户和现场排查快速定位故障,更加快速有效地完成消缺。作为全省首个投入使用的零碳数字化供电所,漳港供电所不仅在硬件设施上实现了数字化转型,更在管理模式、技术手段上实现了数字赋能。
下一阶段,长乐供电公司将进一步推广频停数据查询监控RPA机器人至辖区内10个供电所,利用RPA技术手段实现频停表箱停电信息的实时管控,将表箱单次停电、多次闪停纳入管控,努力实现表箱频停管控“治未病”,进一步提升频停表箱管理水平,推动“获得电力”服务水平再上新台阶。(获得电力组 供稿)
我区福北路机非隔离护栏项目现已基本完成
根据《区政府2021年第3次区长办公会议纪要》(﹝2021﹞3号)文件精神,鉴于福北路是联接国道G316、国道G228和滨海新城的重要交通主干道,往来交通车流量大,存在一定安全隐患。为切实做好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约束各交通行为人“各有其道、各行其道”,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会议明确福北路沿线机非隔离护栏项目由区农村公路养护所作为业主,按货物采购公开招标方式实施,并先行负责项目管护。
该项目主要对福北路设置护栏。全线长度为13.078公里,始于北山交叉口与G316相交(桩号为K2+440),终于江田环岛(桩号为K15+517.965)。主要实施内容包括设置隔离护栏、标志道口桩等。因与福北线给水管道改造及原水管道新建工程项目存在施工交叉问题,为保障车辆正常通行,经多方协调,本项目分两期施工。项目一期工程于2022年6月6日进场,7月12日完工,共完成11357.04米,占项目总量的60%。
为顺利推进项目尽快实施,区交通局于2022年8月25日再次组织召开长乐区福北路机非隔离护栏工程施工过程协调会,现二期工程已基本完成。(包容普惠创新组 供稿)
努力打造项目审批服务“快车道”
区住建局审批科一直围绕“放管服”改革工作目标,落实工程审批制度改革和审批服务“五减五提升”工作向深推进,住建审批推出施工许可“即来即办”,打造项目审批服务“快车道”,力求在法定时限的“最小值”内谋求企业利益的“最大化”。
一是审批时限“能减则减”:今年以来共有10个项目办理桩基施工许可证,项目平均开工时间对比以往整体工程办理施工许可提前了30~60天。施工许可证审批时限进一步压缩,由2个工作日改为即办。前置申请材料进一步精简,取消资金已落实承诺书等5项材料,施工许可的申请材料由9项简化至4项,精简率达55%以上。
二是审批服务“能优则优”:长乐区住建局审批科工作人员积极向申请人提供审批证照领取免费邮寄服务;坚持“特事特办”原则,为距离远的办事企业和群众提供邮寄代办服务,切实解决申请人“急难愁盼”问题,减轻企业和群众负担。如遇企业急需办理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希望项目能够尽快落地开工建设,避免人员和设备闲置带来的经济损失。工作人员在得知企业的情况后,主动对接企业报建人员指导其准备施工许可证申请材料,提醒网络申报渠道及需要注意的细节。从受理、初审到审批办结,整个流程仅用了1个小时。长乐区住建局审批科尽最大力量为企业提供最大便利,促进项目早日进场施工,优化营商环境。(办理建设许可组 供稿)
我区颁发全区首张直接变更经营者的
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
11月22日,长乐区市场监管局为福州市长乐区首占新善思便利店颁发首张“个体工商户直接变更经营者”营业执照。过去因个体工商户财产权、经营权的特殊属性,非家庭经营的个体工商户若想变更经营者,需要先将旧的营业执照注销,再重新申请设立新的个体工商户。2022年11月1日实施的《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条例》则调整了经营者变更方式,由原来的“先注销、后设立”改为直接申请办理经营者变更登记。这一规定方便了个体工商户财产权和经营权的转移,保证了个体工商户成立时间、字号、档案及相关行政许可证的有效延续,有利于个体工商户保留经营多年的店名和口碑等无形资产,同时大大简化了办理手续,降低了交易成本,有利于个体工商户可持续发展。(企业开办组 供稿)
长乐区人社局推进技能人才评价工作
为进一步推进长乐区技能人才评价工作,结合企业生产经营和技术创新需要,制定高技能人才培养规划,加快我区产业转型升级,11月以来,永荣锦江、长源纺织已自主认定高技能人才227人(高级技师(一级)9人、技师(二级)14人、高级工(三级)204人),大幅提升我区纺织化纤等行业技能人才占比,为加快我区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型升级提供重要保障。(知识产权保护、人才和劳动力服务组 供稿)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