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长乐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报告》白皮书。该白皮书是根据《福州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三年行动方案》,对2018年至2020年在保护中小投资者、破产审判、执行合同三大目标项目的工作举措、成效及典型案例的梳理归纳。一是强化“联”。联合政府、税务、工商、银行等部门,推进破产重整、企业清税、财产处置等工作。二是打造“专”。组建专业化金融审判团队,买卖合同案件平均审理期限41.58天,位居全市两级法院第一名。三是竭力“救”。强化破产审判市场拯救功能,鑫海系列公司破产重整案被列入福建法院破产审判典型案例。四是积极“清”。有序推进“僵尸企业”清理工作,2018年以来共促使5家企业依法有序退出市场。(保护少数投资者、办理破产、执行合同组 供稿)
深化“放管服”改革 优化区域营商环境
为了深化“放管服”改革,降低企业开办成本,区市场监管局积极落实“六保”“六稳”各项措施,全面实行“零费用”刻章服务,同时全面推行个体工商户全程智能化登记,在全区范围内试点构建个体工商户“微信申请+直接登记+自动审核+自助打照”登记创新模式,实现了“免预约”“不见面”“零干预”“全天候”“无纸化”登记服务等,做企业的“贴心人”,倾力打造“亲清”营商环境。
自2021年2月9日起,针对我区新注册成立的企业,推行“零费用”刻章服务,免费刻制的印章包括企业公章、财务专用章、发票专用章和法人印章共一套4枚印章。截至目前,已为2303家企业提供免费印章刻制服务。区市场监管局还升级服务水平,实行全程电子化登记服务,人民群众可以使用手机点击网页链接http://61.154.11.191/webgtdj/phone/home#/login/,或通过关注公众号进入“福建省个体工商户全程智能化登记系统”申报,24小时后便可到工商自助打照机上打印营业执照正副本各一本。截至目前,完成全程电子化登记个体工商户649户。
区市场监管局压缩开办企业时间,在2021年初企业开办时间至0.5天的基础上,12月初,实现企业开办时间“再压缩”至3个工作小时,其中企业登记和公章刻制2个工作小时,申领发票即办。2021年以来,服务企业设立登记5013户,认缴注册资本797.69亿元。
为简化注销流程,在企业注销方面,减少注销登记材料,并推广企业注销“一站式”改革举措,精简程序数量,让难事变简单,进一步深化企业简易注销登记改革,将简易注销公告期由45天缩短至20天。2021年以来,全区已为863户企业实行了简易注销登记,913户个体工商户实行了简易注销登记。(企业开办组 供稿)
福州住房公积金中心长乐管理部新增8项
“全程网办”事项
“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开展以来,福州住房公积金中心长乐管理部紧紧围绕“能办事、快办事、办成事”目标要求,持续提升网上办事的广度、深度和便利度,在原有32项“全程网办”事项的基础上,又新增了拆迁安置房补差价、建造或翻建自住住房、大修自住住房、职工因发生特殊病症造成家庭困难、职工遇到自然灾害或突发事件造成家庭生活困难、职工部分或全部丧失劳动力造成家庭生活困难、城市既有住宅增设电梯、享受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提取住房公积金8项“全程网办”事项。职工可登录“福建省住房公积金网上办事大厅”点击 “提取受理”,选择“材料办”就可以轻松办理。
截止目前,长乐管理部52个服务事项100%“一趟不用跑”,“全程网办”事项累计达到40项,占总事项的77%。(“互联网+政务服务”组 供稿)
深化“多社融合” 力促产业振兴
近年来,长乐农商银行紧紧围绕省联社党委“党建+金融助理+多社融合”战略部署,深入实施金融助理进村入社区工程,主动与区农业农村局、区海洋与渔业局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与260个村居(社区)签订乡村振兴协议,构建信息共享、资源互补的新型合作机制,引金融“活水”精准灌溉地方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通过“党建+金融助理+多社融合”服务模式大大展现了金融力量对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帮助,此外,还通过“直播+电商+助农”的形式,依托“福农e购”平台;探索“金融+旅游+农业”模式,全力探索金融助力乡村振兴、乡村振兴带动金融发展的新路径。(获得信贷组 供稿)
长乐供电公司举行“房产+水电”联动过户战略
合作协议签约仪式
为贯彻落实“放管服”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要求,拓展政企信息互通应用深度,解决市民在不动产转移登记与用电过户时往返多个窗口办理所带来的不便,2021年12月15日,国网长乐供电公司与区不动产中心、区水务公司举行“房产+水电”联动过户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
此次战略合作,是将供电公司营销业务系统与区不动产中心房产登记平台贯通,正式上线福州地区“房产+水电”联动过户功能,实现“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届时,市民在办理二手房转移登记,系统便可在取得居民授信后同步办理“水电”过户,让客户充分享受到“多件事一次办”的便捷。同时,区不动产登记中心还将统一保存客户过户电子、纸质档案资料,供电公司可依据需要申请调用,减少纸质档案存档,提升社会综合效益。(获得电力组 供稿)
连日来,各项职业技能鉴定工作陆续启动,为全区培养打造高素质技能人才队伍注入强劲动力。新型学徒制培养对象为与企业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并缴纳基本养老保险的技能岗位新招用和转岗人员,以及应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的从业人员。学徒培养目标以符合企业岗需求的中、高级技术工人为主,培训期限中级工班为一年,高级工班为2年(中级工起点,可1年),特殊情况可延长到3年。
新型学徒制培训采取的是‘企校双制、工学一体’的培养模式,由企业与技工院校、职业院校、职业培训机构、企业培训中心等教育培训机构采取企校双师带徒、工学交替培养等模式共同培养学徒。训内容包括专业知识、操作技能、安全生产规范和职业素养,特别是工匠精神的培养。
学徒工作有奔头,企业培训享补贴。除了学徒能享受到满满的政策红利,企业根据毕业(结业)考核合格的学徒人数及其培训技能等级,还可向人社部门申请学徒培训补贴。补贴标准按照中级工班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每人每年5000元,高级工班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每人每年6000元。
截至目前,我区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共培训519人,涉及美容师、电工、纺丝工等工种,下一步,区人社局将继续全面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积极助力全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同时,营造尊重技能、崇尚技能的良好氛围。(知识产权保护、人才和劳动力服务组 供稿)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