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好“教育扶智‘心’形式,乡村振兴‘益’扶志”的志愿服务理念,带动乡村儿童强化多方面知识基础,响应老年友好城市建设与国家乡村振兴发展战略,航城街道锦辉社区党总支于2024年1月20日在长乐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开展主题为“红色剪纸映初心”,非遗文化进社区的党员志愿服务活动。
活动开始,锦辉社区党员志愿者们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为老人和孩子们讲述了剪纸文化和历史渊源。剪纸是一种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用于装点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动的民间艺术。在中国,剪纸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交融于各族人民的社会生活,是各种民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承赓续的视觉形象和造型格式,蕴涵了丰富的文化历史信息,表达了广大民众的社会认知、道德观念、实践经验、生活理想和审美情趣,具有认知、教化、表意、抒情、娱乐、交往等多重社会价值。2006年5月20日,剪纸艺术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9月28日至10月2日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中国申报的中国剪纸项目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随后锦辉社区共建单位萤火虫青年志愿者之家工作人员耐心地讲解折、叠、裁、剪、镂的剪纸步骤,细致地教授剪纸的方法和技巧,随着“咔嚓咔嚓”的剪纸声,寓意美好、造型精美的窗花在志愿者的巧手下展露出来,孩子们惊奇地发出赞叹,老人们也投来赞许的目光,大家都跃跃欲试,期待自己也能制作出精美的窗花,感受剪纸艺术的无限魅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接着来到了大家期待已久的手工课,课堂的开始,每个人都拿到了红纸、剪刀等工具,通过志愿者们的指导与帮助,孩子与老人们开始尝试裁剪窗花。大家相继拿起自己喜欢的图案,在志愿者和社工的引导下,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意和能力,一边讨论着剪纸的技巧,一边亲手实践,每一步都细致认真,努力坚持完成自己的手工作品。经过孩子与老人们的精心裁剪,纸张变得灵动起来,大家都收获了满满的成就感,现场一片欢声笑语,个个洋溢着满意的笑容!
“点点萤火汇成炬,涓涓温暖溢心田”。本次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们通过宣传剪纸艺术,帮助老人和孩子们深入了解传统手艺,丰富孩子的课外娱乐活动和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让他们在感受我国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的同时,体验艺术创造所带来的乐趣和成就感,激发了他们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感情,增强了他们非遗保护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