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走进长乐 > 建制沿革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一起见证!这条街区拓展提升之路越走越敞亮!
来源:长乐区融媒体中心 2022-05-05 10:21 浏览量: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

  

走进和平街特色历史文化街区
可以看到
三三两两的人儿
坐在大众茶馆中悠闲地喝茶聊天
 
调皮的孩子们穿梭在雨巷中
绵密又温柔的雨丝
打在青石地板上
引得彩虹也出来
瞧了瞧外边的热闹景象
 
这还只是在和平街的入口
再往深处走
有闽剧体验馆、咖啡馆、剧本杀体验馆等
场馆期待人们光临
和平街特色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开发和管理运营,既能对和平街历史建筑进行有效保护,又能满足市民精神文化的需求,缓解现代都市人工作、学习压力,还能带动老城区区域经济发展,创造自主创业机会,打造独树一帜的城市客厅。

 

  挖掘历史文脉

  体现长乐文化

  

 

  “不少来街区游玩的年轻人都认真比对现代和古代长乐的地图,在潜移默化中更加了解长乐的历史和特有的人文内涵,让我们觉得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和平街特色历史文化街区建设运营指挥部副总指挥郑航表示,提升老百姓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是街区所有工作的出发地和落脚点。

  

  秉持着这份使命感

  和平街

  为挖掘和搜集长乐相关的历史文化资料

  做出了极大的努力

  目前,历史文化书籍整理方面已完成《长乐吴航古城(和平街)历史文化》3000套编纂出版工作,《郑和与吴航古城》《吴航古城民俗文化》的书稿,《长乐姓氏源流(长乐人你从哪里来)》样书。文史资料已收集约450份,篇幅约300万字。

   

  结合长乐特色,挖掘历史内涵,和平街打造城门雕塑、雨巷、福地广场等极具特色的景观,如今已成为游客休憩娱乐、留影打卡的必经之处。围绕士绅馆、吴航老城博物馆开展的数百场讲解和接待活动,也为讲好长乐历史、传扬长乐文化构建了良性的内容输出平台。

  

为了更好取得第一手原始资料

 

  和平街指挥部已按年初工作安排组织了8次田野调查,深入田间地头挖掘历史文脉,范围涉及松下镇、古槐镇、潭头镇、玉田镇、首占镇、航城街道、吴航街道、营前街道、猴屿乡9个片区、共计23个村庄。

  

今后

 

  和平街将继续整理有关历史文化资料,开展吴航古城文史资料收集及田野调查工作,搜集有关长乐沿江向海、打造海丝之路的历史文化资料。同时,还将对外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完成闽剧文化体验馆等展馆布展工作。

  

 推动改造建设

 

  形成完整街区

  作为历史文化街区建设的基石

  和平街古建筑群

  曾一度面临大量修缮工作

  既要还原历史风貌

  还要适应市政建设需求

  难度可想而知

  在和平街工程团队的不懈努力下

  人们才得以在此刻徜徉古今

  看到它年轻时的模样

   

  和平街首期129亩建设范围内有28处需修缮的建议历史建筑及部分民国建筑,目前古建筑已有22处竣工验收,9栋新建建筑以及13栋风貌建筑主体工程已完成,6栋古建筑正在施工,已修复首期工程范围的二分之一。

   

  

 

  汾阳溪两岸提升工程(包含南段景观工程)已完成3栋建筑施工、4栋建筑正在收尾、5栋建筑正在进行内部装修、1栋建筑正在进行基础施工。六平山体育公园项目已完工,正在进行整改工作。芝山溪工程消防设计审查意见已出件,正在办理施工许可证,确保芝山溪项目顺利开工。东关街立面工程项目已招标,正按序时进度展开工作。东风巷工程正在挂网招标,计划于5月16日开标……

  

除了历史建筑的修缮、改建和新建建筑工程外
近年来,和平街不断推进六平山公园工程、汾阳溪两岸提升工程、东风巷改造项目、古城墙遗址修复工程以及和平街一期改造工程-芝山溪及周边建筑景观工程等项目的提升改造。
 
未来三年内,和平街计划完成太平桥至下橹桥段、和平街170亩建设工作,以贯通地铁吴航站路口至长乐下橹桥路段,从而在政府旧址东侧形成完整一条长达1100米的长乐历史文化街区,集中展示长乐浓厚的古城历史、海丝文化、商贸文化、名人文化、民俗文化,让游客感受别具一格的长乐本土文化,让土生土长的长乐人能够不忘乡音,记住乡愁。

 

  开创特色商业模式

  提高街区吸引力

  

 

  和平街

  已然成为长乐文旅的新地标

  街区建设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未来,和平街将利用自身历史文化优势,形成特色创意旅游综合体,由简单的历史文化街区观光游向“慢生活”主题文化休闲模式转变。按照历史文物的保护等级对街区内场所进行有效规划,分别打造休闲区、餐饮区、文艺区、尚学区、童趣区等主题街区。

  和平街还将整合社区图书室资源,推进亲子阅读基地建设,全面推进亲子共读活动,定期举办主题读书分享会,并在和平街开辟餐饮区域,为前来阅读的家庭提供餐饮服务,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

  

 

  漳港海蚌、青山龙眼

  黄石麦芽糖、潭头线面

  梅花海蛏……

  长乐不但美食众多

  而且背后的历史故事

  同样令人津津乐道

  

 

  今后,和平街将结合这些故事,让游客了解美食背后的智慧和汗水,进而推广特色美食,带动饮食文化品牌经济发展。同时利用地铁口交通优势,形成地铁口古厝建筑群+美食民俗街的休闲商圈,吸引更多游客到和平街休闲消费。

  

 

  深化改革创新

  谱写街区新篇章

  

 

  和平街能够取得今日的成效,离不开街区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与推动,同样也离不开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为街区工作者提供了强劲的力量源泉和支撑。

  为加快推进和平街特色历史文化街区建设运营工作,2018年8月,区委调整充实和平街特色历史文化街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2019年5月,区政府成立和平街特色历史文化街区建设运营指挥部,下设办公室,从区委宣传部、区文旅局、闽江河口湿地保护区管理处等有关部门单位,抽调工作人员,负责指挥部事务性工作。

  项目实施以来,区领导共组织召开37次政府专题会议。和平街指挥部办公室每周召开工作例会,并定期召开碰头会、协调会,落实相关工作,确保项目有序推进。

  

 

  然而,和平街作为长乐历史文化的重要传播载体之一,要形成其独有的文化特征和传播模式,开创出一套不同于普通商业街且具有长乐地方特色的商业模式是重中之重。因此,基于和平街的文化内涵,形成多点发力的引流策略,成为目前街区建设的重要方向。

  目前,33栋商铺(院落)经公开竞价后成交,总成交面积约1.3万平方米,共签约入驻23家商户,16家商户于2021年10月陆续开业营业。涵盖古玩、餐饮、猫咖、文化用品销售、寿山石艺术馆等业态。

   

  

此外

 

  经区政府批准,2020年8月成立福州市长乐城投古厝建设运营有限公司,负责和平街保护修缮与开发运营工作。2021年12月福州市长乐城投古厝建设运营有限公司更名为福州市长乐区文化旅游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主要负责长乐区和平街特色历史文化街区古厝建设及保护利用、长乐文旅项目的运营、活动策划执行、文旅宣传推广等,促进文旅事业繁荣发展。

  

 

  和平街特色历史文化街区始终致力于打造“海丝文化第一街”,通过“夯实共性、突出个性、深挖文化、精准规划”,深入挖掘和强化海丝文化元素、历史文化名人元素,通过业态规划与商业配套充分体现年轻化、时尚化、亲子化、人文化,积极融入“大福州文旅圈”与“海峡西岸旅游圈”。

   

  和平街文化的传述

  需要街区工作者付出更大努力

  而文化的浸染、积淀、扎根

  乃至深入人心

  也需要给予更多的时间和耐心

  长山乐水

  赋予了和平街深厚的传统和文脉

  也为长乐人

  留下了深刻的记忆和乡愁

  记者 吕灿婷

  编辑 王至莹

  审核 段玲

  监制 王国标 陈棋祥

  以上截选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