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走进长乐 > 经济发展
谋产业找销路 带乡亲齐致富 西埔村村支书带头探索新模式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长乐区融媒体中心 2024-01-01 15:41 浏览量:

  

   面对这种情况,西埔村如何探索销售新模式,为农户解决滞销难题呢?

  “要把‘土特产’推出去,就要自己掌握主动权。”结合自己做生意的经验,黄幼幼决定自掏腰包,为村里的农产品拓宽销路。他以每公斤2元的市场价,向村中农户收购了1500公斤白地瓜,送给合作伙伴、同事朋友试吃,挖掘潜在客户。同时,黄幼幼主动出击,积极与多家单位形成共建合作关系,发动他们以白地瓜团购、采挖团建活动等形式参与助农活动,进一步拓宽白地瓜的市场。

  “书记帮我们卖地瓜,一分钱都不要,还贴钱帮忙做宣传和运输?”起初,村民们对这样的无偿服务尚有顾虑。但很快,他们就发现,黄幼幼在交易中只起到对接作用,所有收入都是直接由买家交付给农户,没有任何“中间商”收取差价。

  感动于黄幼幼的付出,在交付白地瓜时,农户们会专门择优汰劣,保质保量,主动维护西埔白地瓜的声誉。

  面对这样的“双向奔赴”,黄幼幼也十分感动:“我将以公益的性质、稳定的价格持续为农户做推广,让村里的‘土特产’走向更远的地方。”

  为了进一步扩大影响力、提升白地瓜销量,西埔村通过校地共建,探索线上直播模式。11月24日,在福州软件职业技术学院的帮助下,首场抖音直播在村里的白地瓜田间展开。镜头中,“呦呦书记”下地采挖白地瓜,在农户冯明娟的田间支起菜板、铁锅,讲解白地瓜的家常吃法,并与粉丝积极互动,吸引不少人关注。经过一小时的直播宣传,直播间人气一路飙升,点赞量过万。

  这场以“课堂开在田野间,创新专业助农教学新模式”的直播活动,让白地瓜搭上互联网的快车,打通乡村农产品出山的“最后一公里”。截至目前,活动已累计帮助农户销售白地瓜逾2万公斤。

  “直播效果这么好,我觉得可以争取更大的曝光度。”在官网上了解到第三届全国乡村文化产业创新发展大会暨典型案例推介活动即将举行,校地双方当即组织材料,进行报名。最终,由西埔村报送的“专业知识服务公益助农直播 校地共建数字赋能振兴乡村”活动入选全国乡村文化产业创新发展典型案例(产业项目类),西埔村白地瓜也因此站上更高的舞台。

  “一个行李箱,一个小篮子,我抱着白地瓜飞了800公里,前往江苏参加活动。”黄幼幼告诉记者,在现场,大家试吃后都被白地瓜清爽的口感所折服,活动过后,新订单又增加了不少。

  以流量撬动庞大的市场蓝海,以诚意为村民提供销售渠道,西埔村“双管齐下”,让白地瓜的变现拥有了更多可能。

  在完成新阶联的白地瓜订单为丰收季“收尾”的同时,黄幼幼又有了新的想法:“借助福州软件职业技术学院的专业知识技能,将之前的‘AI书记’设想做深做实,把数字技术‘活水’源源不断引入乡村建设。同时,我还想尝试对白地瓜进行预包装处理,结合文旅打造白地瓜采摘园,进一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更好地打开销路。”

  而在玉田镇相关负责人看来,西埔村的产业发展为路径后期的村域联动、连片规划做了一个很好的样板,“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探索乡村振兴本土模式,坚持党建引领,推进镇内几个村庄的村域联动,打造片区组团、产业共创式的乡村振兴模式,进一步激发乡村振兴动能,推动乡村治理走深走实。” (特约记者 宋亦敏)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