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走进长乐 > 经济发展
福州首届!在长乐举办的这场盛会,太香啦!
来源:长乐区融媒体中心 最美长乐 2023-05-10 17:21 浏览量:

  今年,恰逢陈振龙引薯430周年。7日,首届福州番薯文化节暨“四海长乐 福薯万家”陈振龙番薯文化节在长乐文岭镇和鹤上镇正式举办。活动在大力弘扬先贤“先薯精神”的同时,也坚定不移贯彻“粮”策,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事业奏响新乐章。

  福州首届!在长乐举办的这场盛会,太香啦!

  福建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袁忠贤,福州市政府副市长林治良,福州市政协副主席唐希,福州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许用贵,福建省农科院副院长汤浩,福州市政府副秘书长翁华锋,福州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林健,长乐区领导陈禺、林宇等参加活动。(图片来源:福州晚报)

  多个战略合作协议签订

  启动仪式上,由福建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潜心培育的新品种“振龙1号”顺利亮相。

  福州首届!在长乐举办的这场盛会,太香啦!

  以“甘薯之父”陈振龙命名,也代表着它具有独一无二的特殊意义。

  福州首届!在长乐举办的这场盛会,太香啦!

  据介绍,“振龙1号”薯块纺锤形,薯皮和薯肉均为红色;单株结薯2-4个,大中薯率95.08%,鲜薯亩产2500-3000公斤;淀粉含量约19%,食味评分82.6分,外观评分81.6分,中抗蔓割病。目前,该品种已经在长乐进行种植推广。

  福州首届!在长乐举办的这场盛会,太香啦!

  随后,长乐区委乡村振兴办与长乐农商银行共同签订“金融助力番薯产业振兴”战略合作书,这意味着今后将有源源不断的金融“甜水”将为长乐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福州首届!在长乐举办的这场盛会,太香啦!

  长乐区农业农村局还与福建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共同签订“番薯产业振兴”战略合作协议书,将进一步挖掘番薯产业发展潜力,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实现“发展一处,振兴一方”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夯实产业基础,带动村民增收,不断提升科技创新力。

  福州首届!在长乐举办的这场盛会,太香啦!

  福建农林大学与长乐富农达农民专业合作社为“福建农林大学乡村振兴作物生产团队工作站”授牌,工作站正式在长乐番薯科技园设立,接下来将通过教研结合,大力开展技术培训,促进乡村振兴。

  福州首届!在长乐举办的这场盛会,太香啦!

  中西合璧的“全薯宴”亮相

  在“薯来乐”番著丰收集市,市民排队品尝“快乐番薯”为本次番薯文化节特别推出的限定款网红产品——兼具口感和健康的电烤番薯,以及招牌薯圆奶茶、番薯烤肠、紫薯手抓饼、炸番薯条等,让“番薯”与“茶饮”美食得以完美融合。

  福州首届!在长乐举办的这场盛会,太香啦!

  福州首届!在长乐举办的这场盛会,太香啦!

  同时,还有民天番薯烧、忆苦思甜番薯粥、招牌连城番薯干、王坑地瓜片、番薯丸等,让不少市民大饱口福。

  福州首届!在长乐举办的这场盛会,太香啦!

  福州首届!在长乐举办的这场盛会,太香啦!

  福州首届!在长乐举办的这场盛会,太香啦!

  福州首届!在长乐举办的这场盛会,太香啦!

  作为现代主粮之一,番薯有上百种烹饪方法。早在本次番薯文化节举办前期,长乐区餐饮烹饪行业协会与福州泰禾凯宾斯基酒店强强联手,依托博大精深的闽菜文化与创新番薯西式菜肴烹制手法,共创出一席中西合璧的“全薯宴”。

  记者了解到,“全薯宴”共包含有58道番薯菜肴,为征集到最受市民欢迎的十大番薯菜品,主办方特地开通网上投票通道,经过为期一个月的票选,共有8万市民参与投票,这其中不乏海外侨胞,票数总数达96.8万票。

  “全薯宴”十大市民最喜爱的菜品,也将活动推向一个新高潮。

  福州首届!在长乐举办的这场盛会,太香啦!

  这十大番薯菜品分别为:由长乐区餐饮烹饪行业协会选送的梅城专薯、蟹蓉地瓜、海味薯煲、太极薯泥、“薯”你最“梅”、香煎红薯胡萝卜饼配酸奶油;由福州泰禾凯宾斯基酒店选送的法式奶油芝士焗千层红薯、红薯藜麦野菌汉堡、紫薯冰淇淋配松饼、巴斯克红薯蛋糕。

  福州首届!在长乐举办的这场盛会,太香啦!

  此外,活动还开展线上番薯圆桌派,共叙“甘薯之父”陈振龙文化,共话番薯产业发展愿景。

  长乐多举措提升番薯综合竞争力

  当天下午,在鹤上镇青桥村陈振龙纪念馆还举办了番薯产业振兴高峰论坛暨陈振龙引薯430周年文化研讨会,来自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国家甘薯育种联合攻关首席专家李强,福建农科院作物所副所长、博士、研究员邱思鑫,以及福建农林大学博士、研究员陈选阳相继带来主题演讲。

  福州首届!在长乐举办的这场盛会,太香啦!

  记者了解到,目前,长乐番薯年种植面积约3.3万亩,年产量达8.3万吨,主要分布于文岭镇、鹤上镇和潭头镇等地。为更好推动番薯产业发展,打造长乐特色农产品的品牌效应,促进农民增收增效,我区相继出台了相关扶持政策、加强宣传指导,提升番薯综合竞争力。

  福州首届!在长乐举办的这场盛会,太香啦!

  “接下来,我们计划重点加大番薯加工系列产品的开发力度,针对老人、小孩、妇女、男士等不同消费群体的不同需求、不同食用方式及不同爱好,着手从保健食品、工业原料和休闲食品等方向研发深加工系列产品,如番薯丸、番薯干等休闲产品,酿酒、酒精、淀粉、醋酸、葡萄糖原料等多种工业原料,还可供制造红霉素、药片填充料、果胶、乳酸、人造橡胶和人造纤维等。”长乐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将鼓励长乐番薯加工企业严格按照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的技术规范,走品牌化道路,不断创新加工技术、研发新产品,生产优质、安全、营养、健康的产品,满足人民群众需求,努力将番薯加工业发展成为现代食品工业。

  陈振龙涉险带回番薯藤

  活动当天,以陈振龙故事为原型创作的闽剧节选《金薯传奇》搬进启动仪式现场,带领观众回到1593年,感受“甘薯之父”陈振龙为解救家乡饥荒,“抉入藤篮试密航”的历史。

  福州首届!在长乐举办的这场盛会,太香啦!

  陈振龙出生于明嘉靖年间,是长乐鹤上镇青桥村人。后因乡试不第,便弃儒经商,并趁着“隆庆开关”的窗口期,随商帮到吕宋岛(今菲律宾)做贸易,并发现当地种植的“朱薯”不仅容易种植,可生吃也可熟食。联想到土瘠民贫,常遇饥荒,便有了想把朱薯带回国种植的念头。

  福州首届!在长乐举办的这场盛会,太香啦!

  当时吕宋岛正处于西班牙殖民统治之下,朱薯也是由西班牙人带到当地种植的,不仅管控十分严格,还有海关层层盘查。第一次,陈振龙从当地人手中购得薯块装在箱篓之中,被海关搜出没收。不甘心的他第二次又暗地购买薯藤,编入一只藤篮,再次失败被罚款,还险获牢狱之灾。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春,50岁的陈振龙又购买了八尺薯藤,秘密装于竹筒之中,用绳子系于船舷浮在海水上。西班牙人在例行检查后,没有发现可疑之处遂放行。陈振龙终于带着这根“救命藤蔓”,经过七个的昼夜航行漂浮后,顺利回到福州。

  陈振龙回国后,恰逢闽中大旱,五谷歉收。在福建巡抚金学曾的支持下,他们便试种朱薯以解粮荒。而且他的子孙六代人也不遗余力推广番薯种植,朱薯得以在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广泛推广种植,不少百姓都能吃饱不挨饿。陈振龙一家七代也成为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农作物推广世家。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福州人民为了纪念陈振龙和金学曾大力推广种植番薯的功绩,在乌山建“先薯亭”。1962年,著名历史学家郭沫若先生到福州考察时,赋词颂扬陈振龙:“挟入藤篮试密航,归来闽海勤耕植。此功勋当得比神农,人谁识?”

  本次活动由福州市农业农村局、长乐区人民政府主办,长乐区委乡村振兴办、长乐区农业农村局、长乐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长乐区文岭镇人民政府、长乐区鹤上镇人民政府、长乐区文化旅游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共同承办。

  (记者 吕灿婷)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